有感三首(其一)

场屋当年负隽声,白头牢落竟何成。

一生受用兔园册,千载应无麟阁名。

被服易招山鸟怪,题诗难学野狐精。

羊裘老弃渔滩上,印绶新加少傅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当年考场上的才子名声,如今白发苍苍落魄又如何了结。
一生沉迷于兔园般的书籍,千年也不会有麒麟阁的功名铭记。
穿着简朴容易引来山鸟的惊疑,题诗却难以学到野狐的精髓。
老去的渔夫抛弃了羊皮衣,新的官职加封使他成为少傅,增添了荣耀。

注释

场屋:科举考试场所。
负隽声:享有出众的才名。
白头:指年老。
牢落:困顿、落魄。
何成:有何成就。
兔园册:泛指丰富的藏书。
麟阁:古代表彰功臣的麒麟阁。
名:功名。
被服:衣物。
山鸟怪:比喻对他人的误解或异样眼光。
野狐精:形容高超的技艺或智慧。
羊裘:古代隐士的服饰。
渔滩:海边捕鱼的地方。
印绶:官印和绶带,象征官职。
少傅:古代官职,地位较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朝初期的诗人陆文圭所作的《有感三首》其一。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才华未展、晚年境遇的感慨。

首句“场屋当年负隽声”,回忆年轻时在科举考场中曾有过出众的声誉,但未能持续发挥。“场屋”指科举考试的地方,“隽声”意为优异的名声。接下来的“白头牢落竟何成”则描绘了如今年事已高,功名未遂的落寞,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失落。

“一生受用兔园册”暗指读书生涯,虽然知识丰富,但并未带来实际的显赫地位。“兔园册”可能指儒家经典或学问之书。“千载应无麟阁名”进一步强调自己未能如古代名臣那样在朝廷中留下显赫的功绩,麒麟阁是汉代表彰功臣的场所。

“被服易招山鸟怪,题诗难学野狐精”两句,诗人自嘲说,即使穿着简朴,也可能引来山鸟的嘲笑;试图模仿野狐的诗才也难以达到。这里寓言式的表达,流露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最后两句“羊裘老弃渔滩上,印绶新加少傅荣”,以典故收尾,羊裘公是隐士的代称,诗人自比为渔夫,表示愿意放弃官场,而“印绶”代表官职,“少傅”是高级官衔,与前文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官场浮沉的讽刺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沉反思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次郑前山丝字韵

人笑学官如兔丝,谁能千里远寻师。

归田便觉知机早,舂市应嫌见事迟。

纵欲著鞭何所往,奚须按剑复相疑。

世人多享容容福,白璧从来不可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袁艮所投赠

意气冲霄义薄云,白头倾盖即相亲。

耳边久不闻瑰论,眼底初惊见玉人。

历代文章空自变,致君风俗几时淳。

世间别有经纶手,不属柴门老病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樊晋山长贽见韵二首(其二)

我羡君才桂一枝,天门步担束书归。

药方按古藏芝笼,花样翻新织锦机。

不耻缊袍身自贵,能知璞玉世尤稀。

天寒野旷来时路,一笑应疑吾道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樊晋山长贽见韵二首(其一)

闭户柴车久不巾,但思言行谨书绅。

可怜麋鹿山中友,不是麒麟阁上人。

作赋也应曾感旧,为师那敢望知新。

老饕谁献先生寿,自酌蒲桃舞郁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