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咎哀辞二首(其二)

才屈千人未易量,妙年文采已飞扬。

终身祇得一麾守,后日空留万丈光。

风驭不来成寂绝,玉楼何在隔苍茫。

可堪回首鱼峰路,满崦青松照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昭玘所作的《无咎哀辞二首》中的第二首,通过对逝者生前才华与成就的追忆,以及对其身后影响的感慨,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首句“才屈千人未易量”,开篇即以“才”字点题,表达了对逝者才华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才能足以超越千人,难以衡量。接着“妙年文采已飞扬”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年轻时文采斐然、光彩夺目的形象,强调其早年的卓越成就。

“终身祇得一麾守,后日空留万丈光”两句,通过对比逝者一生的平凡与死后留下的巨大影响力,表达了对逝者虽未能在生前实现更大抱负,但其精神与成就将永存人间的感慨。这里“一麾守”象征着职位或官职,“万丈光”则比喻其深远的影响和不朽的名声。

“风驭不来成寂绝,玉楼何在隔苍茫”两句,运用神话般的意象,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再得到天界接引,只能孤独地留在人间的遗憾。同时,“玉楼”作为仙境的象征,也暗示了逝者灵魂的归宿,而“隔苍茫”则强调了这种距离感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最后,“可堪回首鱼峰路,满崦青松照夕阳”两句,通过描述逝者曾经走过的鱼峰路,以及沿途满山青松在夕阳下映照的景象,既是对逝者生前足迹的回忆,也是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青松常青,象征着逝者品格的永恒,而夕阳的余晖则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缅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才华与命运深刻思考的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97)

李昭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次膺赴诏二首(其一)

辞章泛滥昔称雄,飘泊文园偶未逢。

旧典铙歌归制作,盛时郊祀待形容。

久无青眼怜高卧,新有宫词落九重。

异日锦衣还故里,却寻莲社日相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次膺赴诏二首(其二)

青云初上万人看,中路摧颓铩羽翰。

一日驰声动黄阁,几回飞梦绕长安。

翩翾丹凤来天上,寂寞双松倚岁寒。

自笑白头冠尚在,十年尘土不堪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膺哀辞三首(其一)

翻然矫首奉恩除,却似当年擢第初。

憔悴九衢林下客,光明一轴锦装书。

冯陵河岳才无敌,绘画乾坤思有馀。

方板赤虬何太迫,君王曾未识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膺哀辞三首(其二)

平昔弦觞浪自怡,暮年荐鹗有新知。

蛾眉翻作黄昏哭,乐府空传白纻词。

上国音尘随梦断,东山箫管结秋悲。

风亭月观依然在,辽鹤归来复几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