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湖,怀昌黎公。湖在郴州北郭外,周广可四十里,今皆为稻田矣。去年,程春海先生属刺史惠安曾钰于道侧蓄一池,祠昌黎于其上

秧针麦浪水萦渠,山斗苍茫落照余。

湖地四边今叱犊,昔年中夜此叉鱼。

长船大炬无留影,斗硕波澜有别潴。

怅对沧桑忆三彀,暮烟幂幂久踟蹰。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湖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秧针麦浪水萦渠,山斗苍茫落照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北湖周边的田园风光,麦浪与秧苗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远处山峦在夕阳余晖下显得苍茫而深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湖地四边今叱犊,昔年中夜此叉鱼”,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昔日夜晚人们在此捕鱼的场景,如今已变为四周围满了耕牛的稻田,表达了对过去生活方式的怀念以及对现今农业发展的感慨。

颈联“长船大炬无留影,斗硕波澜有别潴”,进一步描绘了北湖的自然景观。长船与大炬的消失,暗示了环境的改变,而“斗硕波澜有别潴”则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湖面的广阔与波澜壮阔,同时暗含着对过去与现在差异的思考。

尾联“怅对沧桑忆三彀,暮烟幂幂久踟蹰”,诗人面对北湖的变迁,不禁生发出深深的感慨与回忆。三彀(音同“古”)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历史的轮回或某种特定的回忆,而“暮烟幂幂久踟蹰”则表达了诗人长时间驻足、沉思的情景,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北湖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经耒阳

青莲葬尸鱼腹里,少陵复作饫死鬼。

可笑亘古两诗人,死亦古今绝无比。

刘呴小儒不足责,余意端嗤宋公子。

阻水一篇岂未见,荒唐亦复沿旧史。

悲哉此老入暮年,君民泪尽江湘沚。

稷契功名付浩叹,老丑向人嗟可耻。

新知济济遍海内,寒暄不救沟壑死。

牛肉白酒致荒江,快啖苦觉人情美。

岂知贤令好礼教,后人顾将鸩毒视。

嗟嗟忌刻实天意,巨妄诬贤小者耳。

君不见东山太白女无归,宗武湖湘为乞儿。

形式: 古风

游石鼓书院次昌黎《合江亭》元韵

轻舟发衡邑,风日不相左。

石鼓郭北外,即之在一唾。

白鹿四讲院,此足作辅佐。

更值江山胜,万金岂能货。

右俯湘波清,左看蒸流过。

破池插水会,崷崒气不挫。

幽亭恣游目,欲倡寡余和。

阑砌忽西日,竹影来个个。

我生骨少媚,所如辄坎坷。

小住苟为佳,便怀卜终卧。

此地经唐贤,诛芧展岩课。

朱张继文会,瞻望跂无奈。

草木犹余馨,而何靳顽懦。

恭读晦翁书,语若新告播。

丈夫宁不然,谁能拔寒饿。

自抚事畜身,长愁贫鬼贺。

安即脱婴状,岩栖振寙惰。

藉骋半日乐,思复一饷坐。

山灵逼客行,岸阴结难破。

下舟独回望,已觉斗尘涴。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醴陵坡谒蔡忠烈公墓

谁似先生少,成仁鼎沸时。

磔身无李芾,里葬有句卑。

穹昊心难转,英雄泪暗垂。

即今瞻墓道,松柏尚含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留别程春海先生

我读先生古体诗,蟠虬咆熊生蛟螭。

我读先生古文词,商敦夏卣周酋彝。

其中涵纳非涔蹄,若涉大水无津涯。

捣烂经子作醢臡,一串贯自轩与羲。

下讫宋元靡参差,当厥兴酣落笔时。

峭者拗者旷者驰,宏肆而奥者相随。

譬铁勃卢铁蒺藜,戛摩擖攃争撑持。

不袭旧垒残旄麾,中军特创为鱼丽。

此道不振知何时,遂尔疲苶及今兹。

学语小儿强喔咿,雕章绘句何卑卑。

鸡林盲贾为所欺,传观过市群夥颐,厚颜亦自居不疑。

间有大黠奋厥衰,鼎未及扛膑已危。

其腹不果则力羸,其气不盛则声雌。

固宜宛转呻念尸,非病夸毗即戚施。

黄钟一振立起痿,伟哉夫子文章医。

当今山斗非公谁,种我门墙籓以篱,拥肿卷曲难为枝。

络之荆南驱使騑,野马复不受絷羁。

锡我美字令我睎,以乡先哲尹公期。

无双叔重公是推,道真北学南变夷,此岂脆质能攀追。

敬再拜受请力之,头童牙豁或庶几。

槐黄催人作丛罴,定王城下离舟维。

春风冬雪惯因依,出送抚背莫涕挥。

东流淙淙识所归,有质卖田趋洛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