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巨源苏子瞻刘莘老广陵相遇苏请赋诗为别各用其字为韵每篇十韵(其一)

都城每过从,车马动逾众。

分飞无此欢,会合杳如梦。

薄霜作微寒,浅水未成冻。

秋花正斓斑,幽鸟杂清哢。

此邦人事稠,南北屡迎送。

以兹信宿间,得与数君共。

遂将结吾庐,念有用馀俸。

稍营负郭田,毕力输赋贡。

百龄欲过半,来日颇自纵。

冀君数相存,诗酒尚足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攽在扬州与友人孙巨源、苏轼、刘莘老相遇的情景,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都城每过从,车马动逾众”,描绘了京城中频繁的社交活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接着,“分飞无此欢,会合杳如梦”表达了分别时的失落感,相聚如同梦境般短暂,难以把握。

“薄霜作微寒,浅水未成冻”描绘了初冬时节的景象,薄霜带来微寒,浅水尚未结冰,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被细腻捕捉。而“秋花正斓斑,幽鸟杂清哢”则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宁静,斑斓的秋花与清脆的鸟鸣交织出一幅和谐的画面。

接下来,“此邦人事稠,南北屡迎送”描述了扬州作为繁华之地的人来人往,频繁的迎来送往。诗人感慨于与友人的短暂相聚,“以兹信宿间,得与数君共”,在短短的两夜时间里,得以与几位好友相聚。

“遂将结吾庐,念有用馀俸”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希望在扬州定居,利用剩余的俸禄建造自己的家园。“稍营负郭田,毕力输赋贡”则体现了他对农业生活的向往,计划经营靠近城郊的农田,努力缴纳赋税。

最后,“百龄欲过半,来日颇自纵”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认为自己已过半生,未来应更加自由地生活。“冀君数相存,诗酒尚足用”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希望朋友们能常相聚,以诗歌和美酒共度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扬州相遇的喜悦与离别的不舍,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重。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与孙巨源苏子瞻刘莘老广陵相遇苏请赋诗为别各用其字为韵每篇十韵(其二)

本为东方生,避世不避喧。

仍慕管夷吾,畏事复畏言。

外物不可期,高风难重论。

我辞金马门,君来西掖垣。

淮濒一相见,握手双泪痕。

矜我鬓雪多,岁月何崩奔。

默然念既往,所遇皆笼樊。

恨不值羽人,拂衣入桃源。

腰间银青绶,车上朱两轓。

专城自不恶,相思徒种萱。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与孙巨源苏子瞻刘莘老广陵相遇苏请赋诗为别各用其字为韵每篇十韵(其三)

因言浙江潮,忆上吴山尖。

八月天地空,千里澄圆蟾。

海水为群飞,迅雷发幽潜。

壮士怀惴栗,怯夫窃窥瞻。

春风潮水平,青玉开镜奁。

轻舟载花女,翠发腰纤纤。

胜事冠东南,君行独能兼。

吾以狂自名,将老无所嫌。

会当从君游,不计岁月淹。

鲙鱼必令鲜,酿酒勿使甜。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与孙巨源苏子瞻刘莘老广陵相遇苏请赋诗为别各用其字为韵每篇十韵(其四)

嗷嗷南飞鸿,羽翼何莘莘。

哀鸣衡山阳,落影湘水滨。

岁晏道路长,雪霜多苦辛。

岂无稻粱谋,毕弋如鱼鳞。

此雁欲谁比,正若羁旅人。

古来瘴疠地,常有忠直臣。

扁舟慎自将,勿重蛟鼍嗔。

鵩鸟恶似鸮,端能伺承尘。

东风发众芳,宿莽熙阳春。

雁归君未归,怅望汀洲蘋。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季孙肥

季孙事颛臾,祸起萧墙内。

秦皇筑长城,灭国乃胡亥。

蒙公不正谏,地脉岂其罪。

战国尚权谋,阿谀彼何怪。

亲为圣人徒,鄙陋曾莫解。

龟玉毁椟中,危颠竟谁赖。

鸣鼓讵可攻,菹醢死无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