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芙蓉.韬公招同八里台晓泛

扁舟陪谢傅。折荷盘裹饭,葛巾容与。

岸灯孤焰,明灭带渔户。采香红夥处。

凄凄残夜风露。

小枕兰舷,看低昂远嶂,青过小桥去。

几转芦湾蓼溆。晓色前头,雪点斜行鹭。

绿尽波宽,人隔凉烟语。柳丝贪瘦舞。

寸心谁识花苦。

漫怨横流,买水村结夏,应胜江南住。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泛舟湖上的画面,诗人以扁舟为载体,陪伴着谢傅(可能是指友人或尊者)一同游览。他们采摘荷花,用荷叶包裹米饭,头戴葛巾,享受着简朴而宁静的时光。湖边渔火孤独地闪烁,照亮了周围的环境,夜晚的寒风吹过,带着露水,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他们在明亮的月光下,倚着兰舷小憩,欣赏着远处山峦的起伏,以及小桥下的流水。随着船行,他们经过芦苇丛生的湾汊和蓼花盛开的地方。天色渐亮,晨曦中雪白的鹭鸟在空中斜行,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

湖面波光粼粼,随着绿意消退,水面开阔,他们只能通过稀疏的柳丝传声,表达彼此的情感。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身处这清凉之地,却无人能理解内心的苦涩。他暗自思量,即使在这里度过夏天,也比江南的生活更胜一筹,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对江南繁华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游时的闲适与情感波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瓶中芍药正开,忽邮书至,封面写鹭江集美缄,意为竹韵所寄,启封则他氏书也

封面墨痕多是。寄处题名也是。

含笑映瓶枝,珍重凭灯亲启。非是。非是。

抛却镫旁休视。

形式:

浣溪沙.元宵公园

灯火星桥夜未阑。云边林翠落春寒。

月痕恰画旧红栏。

掩镜犹知霜鬓易,临觞始觉素心难。

真疑天际似江干。

形式:

八声甘州(其一)题《饮水词》

贮千生、灵谛作闲愁,入世恁悲凉。

向孤中觅侣,欢中忏恨,不是佯狂。

一卷鸾龙高唱,云际落宫商。

天下知音者,玄鬓须霜。

为想人间修证,但未成圣果,离合心伤。

这遍身兰气,化恨定潇湘。

算消磨、炉香窗月,有冰丝、捻泪待深偿。

悠悠对、樽前蛉裸,漫自猜量。

形式:

八声甘州(其二)题纳兰容若小影

淡无言、摊卷向风前,愁思带罗飏。

是燕台骏影,乌衣词客,玉貌堂堂。

弹指清音隐见,天气木樨凉。

栏石回环处,无限思量。

人世孤心难写,依银筝瑶瑟,怨峡啼湘。

问一生窗月,离聚几炉香。

者心盟、如今犹耿,算幽亭、绿水未曾荒。

依稀见、独沉吟里,人隔斜阳。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