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书赵芝岩挽诗卷》由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通过对赵芝岩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怀念之情。诗中以“玉立长身如见之”开篇,将赵芝岩的形象刻画得高洁而庄重,如同玉石般挺拔,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更寓意其品德高尚,令人敬仰。接着,“紫芝岩下好光辉”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赵芝岩的风采,仿佛紫芝岩下的光辉,不仅照亮了周围,也温暖了人心。
“十年一别刚回首,老泪深情又湿衣”,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赵芝岩分别多年后重逢的情景,虽然时隔久远,但那份深厚的情感却依旧如初,甚至在重逢时,诗人不禁老泪纵横,情感之深可见一斑。这种跨越时间的情感共鸣,让人感受到友情或亲情的珍贵与持久。
“春草地红生踯躅,晓山灯暗落蔷薇”,这两句诗运用自然景象的变迁来隐喻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春天的草地红花盛开,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而晓山的灯光暗淡,蔷薇凋零,则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这样的对比,既展现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故城耆旧今多少,转觉年来眼里稀”,诗人感慨于故城中年长者越来越少,眼中的熟悉面孔逐渐减少,流露出对时光飞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这一句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回顾,也是对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深刻的洞察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悼念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