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斋居中诗人面对大雪时的复杂心境与所见所感。首联“苍茫何处测天倪,三日清斋虑未齐”开篇即以苍茫的景象和内心的纷乱相映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环境的交融。次联“雪逐春来犹是瑞,诗随景造不安题”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春雪的赞美与对创作的困扰,既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流露。
接着,“新年乐国千家酒,瘦马行人万里泥”描绘了一幅新年之际,乐土之上万家灯火,热闹欢腾的场景,与之相对的是行人在泥泞中的艰难跋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社会的不同层面与个体的境遇。尾联“闲事关心续烛坐,隔湖听到丑时鸡”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深夜烛火下的静思与远处鸡鸣的听闻,表现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反思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状态。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社会生活和个人情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社会与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