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其七)烟寺晚钟

日没浮图昏,遥钟出烟岭。

应有未眠人,泠然发深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日没浮图昏,遥钟出烟岭”的开篇,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寺庙周围的静谧氛围。夕阳西下,寺庙在昏暗中显得更加庄严,远处传来悠长的钟声,穿透了缭绕的烟雾,传入山岭之间。这钟声不仅唤醒了寂静中的自然,也触动了那些尚未入眠的人的心灵。

“应有未眠人”一句,将读者的目光从宏大的自然景观转向了更为细腻的情感层面。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是在如此宁静的时刻,仍有人无法入眠,或许是因为对这钟声的感悟,或许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思绪。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泠然发深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钟声的响起,不仅仅是对外界的一种回应,更是对内心深处的触动,引发了一种深刻的反思。这里的“泠然”,既形容了钟声的清冷悠远,也寓意着心灵的觉醒与净化。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思考与反省的境界,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综上所述,这首《潇湘八景(其七)烟寺晚钟》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并通过钟声这一意象,引发了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潇湘八景(其八)江天暮雪

密雪洒空江,云冥天浩浩。

宁知风浪高,但道渔蓑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画牡丹

粉香云暖露华新,晓日浓薰富贵春。

好似沉香亭上看,东风依约可怜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其二)

紫殿东头敞北扉,史臣都着上方衣。

每悬玉佩听鸡入,曾戴宫花走马归。

此日香垆违伏枕,空吟高阁霭馀辉。

三年归卧沧江上,犹记双龙傍辇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其三)

扇开青雉两相宜,玉斧分行虎旅随。

紫气氤氲浮象魏,彤光缥缈上罘罳。

幸依日月瞻龙衮,偶际风云集凤池。

零落江湖俦侣散,白头心事许谁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