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马步山逾险,舟行水未通。
驭风为道号,啮雪是家风。
自许清如玉,从教臭似铜。
人生几两屐,老去一飘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高僧在深山之中修行的景象和心境。开篇“马步山逾险,舟行水未通”写出了环境的险峻与交通的不便,这是一种常见于山居生涯中的自然描写,也暗示了人物选择远离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驭风为道号,啮雪是家风”则透露出这位修行者的高洁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其中,“驭风”可能指的是控制心性的禅定之法,而“啮雪”则显示出一种与自然为伴、不畏严寒的坚韧生命力,这两句共同构筑了一个超然物外、自在飞扬的高士形象。
“自许清如玉,从教臭似铜”一句,表达了修行者对自身品性的自信与对外界尘埃的淡漠。这里的“清如玉”象征着纯洁无暇,而“臭似铜”则可能暗喻世间的污浊和不净,但这位修行者却能够超然于此,保持内心之清。
最后,“人生几两屐,老去一飘蓬”则是对生命无常与年华易逝的一种感慨。其中,“几两屐”比喻时间的短暂,而“老去一飘蓬”则形象地描绘了人生如浮云,老去如同轻盈的蓬草被风吹得无处所依。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的生活理念。
不详
存养龟传息,扶行鹤类形。
题诗窗纸白,住舍竹林青。
食淡神偏爽,眠稀梦亦灵。
从来知守分,真个胜看经。
有屋吾堪老,无田子缓求。
长江惟可饮,万事不须谋。
政尔天从欲,端因鬼瞰忧。
平生晏平仲,能费几狐裘。
庭闱消息判沉沉,雁序殊乡缺嗣音。
择对漫言双易姓,何人堪托一分心。
孤魂寂寞丘中土,庶子凋零地下金。
没固无聊生亦尔,忍令行路独沾襟。
吴侬生长镜湖边,湖晚登桥意欲仙。
初见苍山下红日,忽看白月上青烟。
收藏画本归吟笔,应答渔歌送客船。
回首更阑人去后,玉虹横浸冷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