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以一诚格,斯能众正招。
要来堂下蔑,勿徇帐中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重庆阃治十咏(其四)集思堂》。诗中表达了作者关于治国安邦、修身齐家的一系列思考和期望。
“先以一诚格,斯能众正招。”这一句强调的是以真诚之心来引导一切,从内而外的诚信是吸引他人正直之气的根本。这里,“一诚”指的是至真至诚的心态,而“格”则意味着规范和引导;“斯能众正招”表明了只要自身行为端正,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吸引周围的人向善。
“要来堂下蔑,勿徇帐中超。”这句诗意在强调治理国家、处理事务时的公正无私。作者提醒人们在大厅之下(即公共场所)不应有任何偏私和隐瞒,而应当光明磊落;同时,“勿徇帐中超”则告诫决策者不要在幕后操纵、徇私舞弊,应确保每一项决定都是透明且正当的。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状态和个人品德修养的一贯追求,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治国理政的深刻认识。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不早浮槎去,焉能罔水行。
叩舷谁共语,载不尽高情。
窗外风声又雪声,初更展转到三更。
枕边自作推敲态,吟得诗成梦亦成。
三两人家松柏林,翁垂霜发媪钗荆。
儿耕妇织输官了,山茗村醪乐此生。
竹外流泉绕屋鸣,田头有水不忧晴。
春来岂问芳菲事,只办犁锄要早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