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道间农家(其二)

竹外流泉绕屋鸣,田头有水不忧晴。

春来岂问芳菲事,只办犁锄要早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竹林外的山泉潺潺流过屋边,田头有水不用担心天晴。
春天来临,哪里还管花开花落的事情,只想着尽早拿起犁锄开始耕耘。

注释

竹:竹林。
流泉:流动的泉水。
绕屋:环绕着房屋。
鸣:发出声音。
田头:田地的一端或边缘。
有水:存在水源。
不忧晴:不必担心天气晴朗。
春来:春天来临。
岂问:哪里会关心。
芳菲:花草繁盛。
事:事情。
只办:只打算。
犁锄:农具,犁和锄头。
要早耕:需要尽早开始耕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开篇即以“竹外流泉绕屋鸣”设置了和谐自然之境,溪水在竹林之间潺潺流过,环绕着农家住宅,发出悦耳的声音,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紧接着,“田头有水不忧晴”进一步深化了这份安逸。这里“田头有水”意味着雨水的滋润,使得农作物生长无忧,即使晴天也不用担心旱情,显示出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信心。

诗歌后半段,“春来岂问芳菲事,只办犁锄要早耕”则转向劳动之境。春季到来,万物复苏,自然界充满生机,诗人并未多作描绘,而是直接表达了务农的紧迫感和积极准备的态度。“只办犁锄要早耕”显示出对土地劳作的热情与紧迫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业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农民对于来年丰收的期待与努力。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其三)

江湖已老犹为吏,心境俱清即是仙。

聊挹层峦荐湘菊,一时人在小壶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其一)

黄叶满林霜尚轻,蓼花披岸水犹生。

坐邀一段潇湘胜,元出钧陶手作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其二)

白鹭洲边多古寺,翠微阴里尽人烟。

当时曾对掀髯笑,今问老龙何处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登岳寺悦亭

十年两度看山来,云琐融峰特地开。

办取篮舆穷胜处,南边无事岭头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