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一)

贫士何所营,但知贫可依。

日月照不尽,朝暮常分晖。

水瘦鱼自跃,林寒鸟亦飞。

纷纷苦多求,此境谁同归。

石田久不种,难免良夜饥。

饥本士之常,独抱嫠妇悲。

形式: 古风

翻译

贫穷的人有什么追求呢?只知道贫困可以依靠。
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无法全部照亮,早晚都有它们的光辉照耀。
水位下降,鱼儿依然会跳跃;树林寒冷,鸟儿也会振翅飞翔。
世间纷扰,人们苦苦追求,这样的境遇又有谁能一同归宿。
长久未耕种的石头田地,夜晚难免饥饿难耐。
饥饿本是读书人的常态,但我独自怀抱寡妇的悲伤。

注释

贫士:贫穷的人。
营:追求。
日月:太阳和月亮。
晖:光辉。
水瘦:水位下降。
跃:跳跃。
纷纷:纷扰。
苦多求:苦苦追求。
石田:石头田地。
良夜:美好的夜晚。
嫠妇:寡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士的艰难生活状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无奈与哀愁。开篇两句"贫士何所营,但知贫可依"直接表达了贫士在物质匮乏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艰辛。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日月照不尽,朝暮常分晖。水瘦鱼自跃,林寒鸟亦飞"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即便是在贫困中,大自然依旧美丽、充满生机,这种对比更突显了人生的苦难。

诗中的"纷纷苦多求,此境谁同归"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力感和孤独感。随后的两句"石田久不种,难免良夜饥"则具体描绘了贫士在物质上的困顿,以及这种困顿带来的晚上无法安然入睡的痛苦。

最后两句"饥本士之常,独抱嫠妇悲"深刻地揭示了贫士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和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示了一幅深切的人间苦难图景。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茶

我得新焙珍如金,持以饷君将我心。

纵无龙文与棋局,白云一碗搜书林。

玉川不作陆羽沈,茫茫世上谁知音。

昙济道人亦复往,八公山顶留荒岑。

我生与渠似有分,一日不见几成瘖。

槟榔是弟橄榄兄,大抵苦涩味乃深。

车声出鼎策奇隽,书窗静坐闻山禽。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闻陈正学理琴

闻君整琴待秋风,我欲从之魂梦通。

素麻髣髴苍髯翁,扬休山立崆峒东。

泪痕犹湿龙门桐,有曲无音悲天公。

猗兰未冷拘幽浓,那知斯道将遂穷。

山矸石烂冥感丛,枝蜩盘蝇迭相雄。

两耳年来怪不聪,群哇扰杂安于聋。

烦君为我调怔忡,流泉隐隐深涧中。

春温廉折各不同,声虽在指意在胸。

云飘柳絮风入松,恍然楼阁坐虚空。

伯牙所知何必钟,白鹤飞来采芹宫。

形式: 古风

哭艺堂汤先生

天地之性人为贵,四体百骸仁义具。

先生领之皇降初,繇稚及耆全故步。

深居独观昭旷原,学不师传能自悟。

真贫不挠万境融,实行已熟群□□。

深衣褒带山泽癯,经史百家罗府库。

东南清叙知几何,见谓生贤扶世数。

申公不召老丘园,共惜烟霞早成痼。

予尝北面承至言,如立明堂闻大濩。

是时年方二十三,自叹抠趋已云暮。

讵知穷饿驱远游,倏忽五年疏杖屦。

世界剥烂志士稀,稽首斯文独终慕。

家书一幅来雁山,报言先生溘朝露。

肝肠欲断声欲瘖,六月悲风起荒圃。

先生谅与混沌游,魂魄聪明还太素。

生兮无辱死有荣,虎护龙居老师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夏夜

青灯人语寂,池塘响蛙蛤。

孤坐如老禅,门开风自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