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陈正学理琴

闻君整琴待秋风,我欲从之魂梦通。

素麻髣髴苍髯翁,扬休山立崆峒东。

泪痕犹湿龙门桐,有曲无音悲天公。

猗兰未冷拘幽浓,那知斯道将遂穷。

山矸石烂冥感丛,枝蜩盘蝇迭相雄。

两耳年来怪不聪,群哇扰杂安于聋。

烦君为我调怔忡,流泉隐隐深涧中。

春温廉折各不同,声虽在指意在胸。

云飘柳絮风入松,恍然楼阁坐虚空。

伯牙所知何必钟,白鹤飞来采芹宫。

形式: 古风

翻译

听说你正整理琴弦等待秋风,我愿随你心意相通梦境。
如同素色麻衣的老者,你在扬休山屹立在崆峒东方。
泪水还残留在龙门桐上,有曲无声,只为悲叹苍天无常。
猗兰的香气还未消散,谁能料到这道路将走向尽头。
山石破碎,冥冥中感受丛生,蝉鸣与蝇飞交织成雄壮。
近年来双耳似乎失聪,群声嘈杂,我却甘于静默。
劳烦你为我调整心绪,如深涧流水般低沉。
春天温和,冬天刚劲,各有各的韵味,虽然琴声在指间,但情感藏于心中。
云飘过如柳絮,风穿入松林,恍若身处空灵楼阁。
伯牙懂得的,何止是钟声,白鹤飞来,仿佛来自芹宫的邀请。

注释

君:对方。
整琴:准备弹奏。
秋风:象征着某种时机或心情。
魂梦通:心灵相通。
素麻:素色麻衣。
苍髯翁:老者。
龙门桐:借指悲伤之地。
天公:自然或命运。
猗兰:香草,象征高洁。
斯道:此道, 指艺术或人生道路。
山矸石烂:形容环境荒凉。
冥感丛:暗中感应。
枝蜩:蝉。
群哇:各种声音。
安于聋:甘于静默。
调怔忡:调整心绪。
流泉:流水声。
春温廉折:春天的温暖和冬天的寒冷。
意在胸:情感深藏内心。
云飘柳絮:描绘景象。
恍然:忽然。
虚空:空灵。
伯牙所知:典故,指知音。
白鹤:象征高雅。
采芹宫:隐喻高尚之处。

鉴赏

在这首诗中,刘黻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古琴与自然景观交融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友人陈正学理琴艺术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于音乐、自然和人生哲思的深刻体悟。

"闻君整琴待秋风,我欲从之魂梦通。" 开篇便以充满期待的情怀,等待着秋风的到来,以此作为契机,与友人的琴艺相融合,达到心灵沟通的境界。这不仅是对音乐的追求,也是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素麻髣髴苍髯翁,扬休山立崆峒东。" 这里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扬休山下立于崆峒之东,形象鲜明,既映衬出诗人对于岁月沧桑的感慨,也突显了对陈正学不仅是琴艺上的敬仰,更有深厚的情谊。

"泪痕犹湿龙门桐,有曲无音悲天公。" 泪痕未干的龙门桐,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忧伤与不为人知的音乐理想,这里的“有曲无音”表达了一种艺术上的无奈和悲凉,以及对世俗不解 音乐之美的哀叹。

"猗兰未冷拘幽浓,那知斯道将遂穷。" 猗兰花香尚未散去,拘束在幽深处的浓郁情感,是诗人对于陈正学琴艺之美、之独、之难以传承的深切体认。

"山矸石烂冥感丛,枝蜩盘蝇迭相雄。" 这里运用了山石、树木、虫鸣等自然元素,将自然界的声音与古琴的音色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和谐的音乐意境。

"两耳年来怪不聪,群哇扰杂安于聋。" 诗人自嘲自己的听觉已经迟钝,对于外界喧嚣声响感到困惑,却又宁愿沉浸在自己内心的寂静之中。

"烦君为我调怔忡,流泉隐隐深涧中。" 诗人恳请陈正学为他调弄琴弦,希望通过音乐来抒发和平息自己的忧愁,仿佛流泉在深涧中的低语,为心灵带来了片刻的宁静。

"春温廉折各不同,声虽在指意在胸。" 春天的气候万千变化,每一处花开都有不同的韵味,就像陈正学的琴声,虽然只是手指轻拢,却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和意境。

"云飘柳絮风入松,恍然楼阁坐虚空。" 云朵在天际飘逸,柳絮随风舞动,诗人仿佛置身于高楼之上,心灵与自然合而为一,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

"伯牙所知何必钟,白鹤飞来采芹宫。" 最后引用了古代琴圣伯牙和他的知音钟子期的故事,表明对于音乐的真正理解不一定需要华丽的乐器,有时候最简单的自然之声,便是最美妙的音乐。这也映射出诗人对于陈正学琴艺的极高评价,以及对友情和艺术理想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艺堂汤先生

天地之性人为贵,四体百骸仁义具。

先生领之皇降初,繇稚及耆全故步。

深居独观昭旷原,学不师传能自悟。

真贫不挠万境融,实行已熟群□□。

深衣褒带山泽癯,经史百家罗府库。

东南清叙知几何,见谓生贤扶世数。

申公不召老丘园,共惜烟霞早成痼。

予尝北面承至言,如立明堂闻大濩。

是时年方二十三,自叹抠趋已云暮。

讵知穷饿驱远游,倏忽五年疏杖屦。

世界剥烂志士稀,稽首斯文独终慕。

家书一幅来雁山,报言先生溘朝露。

肝肠欲断声欲瘖,六月悲风起荒圃。

先生谅与混沌游,魂魄聪明还太素。

生兮无辱死有荣,虎护龙居老师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夏夜

青灯人语寂,池塘响蛙蛤。

孤坐如老禅,门开风自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合]韵

挽曹夫人

一见丰碑已怆情,大家名重乞谁铭。

金花屡锡华封诰,白发重看禁从荣。

三世种成庭上桂,一生读尽藏中经。

当年曾佐先夫子,誓守潼川寇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挽新昌俞夫人母

我与令子交,道味见颜色。

乃知贻教来,谆谆及岐嶷。

世多谀墓文,令子序其实。

范身唯礼闲,齐家本天则。

子哀难尽书,母德更何极。

寒风号古林,慈乌绕珉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