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慈海所作,名为《韵珂大弟近不言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和禅修之间关系的理解。首句“曾从禅内悟清吟”揭示了诗人曾经在禅定中领悟到诗歌的精髓,认为这种境界难以言传,自古至今都如此。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季札挂剑和昭文无弦琴的故事,暗示了真正的艺术修养在于内在而非外在的形式,强调了诗人心境的纯净与深沉。
诗人进一步指出,皎洁的诗才并非全然依赖于旧有的习气,而白也(唐代诗人杜甫)的经历证明了诗人的内心修炼可以超越时间,达到新的境界。最后两句“极地弥天方寸里,云何门外觅知音”,强调了诗歌创作的内在世界广阔无垠,真正的理解和共鸣不应只在门外寻找,而应深入诗人心灵的深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诗歌创作的真谛,提倡内在修为和深刻感悟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