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用俳谐体

仰诉天公雨太多,才方欲住又滂沱。

九关虎豹还知否,烂尽田中白死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以俳谐体呈现,巧妙地表达了对连绵不绝雨水的感慨。首句“仰诉天公雨太多”,诗人直接向天公倾诉,言辞间透露出对雨水过多的无奈与不满。接着,“才方欲住又滂沱”描绘了雨水时停时下的反复无常,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不可控性。

后两句“九关虎豹还知否,烂尽田中白死禾”,诗人将视角转向农田,通过“九关虎豹”这一夸张手法,强调了雨水对农作物的破坏之深。这里的“虎豹”象征着自然灾害的力量,而“烂尽田中白死禾”则直白地表达了雨水导致庄稼枯萎的情景,流露出对农民辛勤劳作却遭受损失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风格,寓严肃的主题于其中,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也体现了对社会民生的关注。通过幽默的语言和比喻,传达了对雨水过多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困扰和损失的忧虑。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杉木长涧四首(其一)

我行杉木道,弛辔长涧东。

伤哉半菽子,复此巨浸攻。

沙石半川原,阡陌无遗踪。

室庐或仅存,釜甑久已空。

压溺馀鳏孤,悲号走哀恫。

赙恤岂不勤,丧养何能供。

我非肉食徒,自闭一亩宫。

箪瓢正可乐,禹稷安能同。

朅来一经行,歔欷涕无从。

所惭越尊俎,岂惮劳吾躬。

攀跻倦冢顶,永啸回凄风。

眷焉抚四海,失志嗟何穷。

形式: 古风

杉木长涧四首(其二)

朝发长涧头,夕宿长涧尾。

伤哉长涧人,祸变乃如此。

形式: 五言绝句

杉木长涧四首(其三)

县官发廪存鳏孤,民气未觉回昭苏。

老农向我更挥涕,陂坏渠绝田苗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杉木长涧四首(其四)

阡陌纵横不可寻,死伤狼籍正悲吟。

若知赤子元无罪,合有人间父母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