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
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比竹叶和蒲萄的颜色,展现了季节的变化。"竹叶连糟翠"中的"翠"字形容竹叶的绿色,如同翡翠般鲜艳,显示出秋天竹叶依旧青翠欲滴的生机。而"蒲萄带曲红"则描绘了蒲萄在秋季逐渐成熟,呈现出的红润色彩,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事物变迁的感慨。
"相逢不令尽"一句表达了诗人与秋天美景共处的享受,但也带有一种无常的哀愁,因为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而最后一句"别后为谁空"则深化了这种哀愁,表明即便是美好的相遇,也终将面临分别,而留下的只是空寂和怀念。这样的情感表达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描绘,更通过这种观察表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不详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
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
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
春来日渐长,醉客喜年光。
稍觉池亭好,偏宜酒瓮香。
桑榆汾水北,烟火浊河东。
未必寻归路,居然息转蓬。
故乡行处是,虚室坐间同。
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