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日领客寻龙井前盟以雨阴晴未定不果往买舟下西湖步至玉泉观鱼分韵得东字

前期戒宾从,再候苏长公。

晨炊马亦秣,宿载车既董。

飞廉何方来,横出云半空。

便将龙井泉,换却西湖风。

公非閟清境,乃似开其逢。

烟柳夹大堤,拳荷点清穹。

水涵乱云白,露湿残照红。

不是我辈人,此味谁与同。

神閒等喧寂,意适无西东。

观鱼滋有发,归骑春风中。

形式: 古风

翻译

起初告诫宾客不要跟随,再次等待苏长公的到来。
清晨为马匹准备饲料,夜晚装载车辆已整备妥当。
寒风不知从何处吹来,在半空中横扫云层。
他立即用龙井泉水,换取西湖的清爽气息。
公并非隐居在清静之地,而是仿佛打开了欢迎之门。
烟雾笼罩着大堤,拳曲的荷叶点缀着清澈的天空。
水面倒映着纷乱的白云,夕阳下露珠染红了残照。
这并非我们常人所能体验,这样的乐趣与谁共享呢。
心神闲适,无论喧嚣还是宁静都一样自在。
观赏游鱼让人心生感悟,骑着春风吹回家中。

注释

戒宾从:告诫宾客不要跟随。
候:等待。
晨炊:清晨做饭。
宿载:夜晚装载。
飞廉:寒风。
横出:横扫。
龙井泉:杭州龙井泉水。
西湖风:西湖的清爽风。
閟清境:隐居的清静之地。
开其逢:打开欢迎之门。
烟柳:烟雾中的柳树。
拳荷:拳曲的荷叶。
水涵乱云白:水面倒映着白茫茫的云。
意适:心情舒畅。
观鱼:观赏游鱼。
归骑:归程中的骑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描绘了作者在四月二十日带领宾客前往龙井寻访未果,改乘船游西湖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沿途的景色,如晨炊马歇、飞廉横空、烟柳大堤、拳荷清穹、水云乱照,展现出西湖的自然之美。他感慨只有志趣相投的人才能共享这宁静闲适的意境,观鱼时心生感悟,归程中沐浴着春风。

诗中“前期戒宾从,再候苏长公”体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和期待;“飞廉何方来,横出云半空”运用神话元素,增添了神秘色彩;“便将龙井泉,换却西湖风”则表达了对龙井泉水的喜爱和西湖风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山水之乐,又有哲理之思,展现了诗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永嘉林君谊父得英石名其室曰矸斋予易以介室

柳侯谓楚南,多石而少人。

至今英道閒,异石何嶙峋。

乃知五行气,中土为秀民。

降才既匪易,自弃奚不仁。

伾文一日炎,乃以焚其身。

林君若知此,是石当书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生日和辛江陵即席韵(其一)

有生同得本来公,凛凛渊冰保降衷。

多愧行年称有子,长怀当日谢无功。

羁踪不称歌三拜,浅量难堪酒一中。

饮尽玉瓶天地阔,不知身客楚台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生朝李肩吾贻诗次韵为谢

肩吾作诗庆五十,矜我颠跻授之絷。

因思五十义最精,造化机缄斯出入。

君看五位相生成,前荡后摩如授揖。

至于五衍宜有穷,泽火趋新承井汲。

作圣工夫方自兹,为人生活知非急。

昔人于此叹始衰,血气虽衰义逾集。

蹇余不学晚知非,方把斯心验存蛰。

独嗟道远莫致之,愿与始终谋不及。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用真景元韵题豫章朱正父湖山清隐诗卷

乾坤尔阔着吾庐,水绕山环仁知居。

君友东湖徐孺子,我闻西洛邵尧夫。

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閒非圣书。

聊借斯言相赠勉,乐颜之乐即颜徒。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