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

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

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

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站在树梢上看鸟儿在脚下,夕阳西下边疆烽烟逐渐消散。
冰冻的河水奔腾湍急,雪覆盖的山峦错落显得格外寒冷。
起初为了功名我离开了故乡,近期因为连连灾难以至于害怕去都城长安。
即使拼尽全力也仅为此,最终只换得在云溪旁垂钓的闲适生活。

注释

鸟:指在树林中的飞鸟。
林梢:树的顶端。
脚底看:从高处向下看。
夕阳:傍晚的太阳。
无际:没有边际,广阔。
戍烟:边防驻军的炊烟,代指边疆地区。
冻开:冰冻融化后开始流动。
河水:河流中的水。
奔浑急:水流湍急且浑浊。
雪洗:被雪覆盖和洗涤。
条山:指连绵起伏的山脉,可能特指某一山名。
错落:参差不齐的样子。
寒:寒冷。
始为:最初是因为。
一名:一个功名,指仕途上的追求。
抛故国:离开祖国,此处指离开家乡。
近因:最近由于。
多难:很多灾难或困难。
怕长安:害怕去京城,这里用长安代指。
祖鞭:比喻努力、奋发,源自成语'祖生之鞭'。
掉折:挥断,形容极度努力。
徒为尔:仅仅为此,结果却。
赢得:换来,得到。
云溪:云雾缭绕的小溪,代指隐居之地。
负钓竿:背着钓鱼竿,象征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至冬初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心境。开篇“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黄昏落幕、鸟儿归巢的画面,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

接下来的“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示了初冬时节河流解冻、山峦积雪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冷清。

“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怀念和对动乱时世的忧虑。这里的“抛故国”意味着离别家园,而“怕长安”则隐含着对未来的不安与恐惧。

最后,“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两句中,诗人似乎在用一种自嘲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命运的不济。祖鞭掉折象征着权力的失去,而“赢得云溪负钓竿”则是对自己目前隐居生活的一种调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自嘲和无奈,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禅院弈棋偶题

裛尘丝雨送微凉,偶出樊笼入道场。

半偈已能消万事,一枰兼得了残阳。

寻知世界都如梦,自喜身心甚不忙。

更约西风摇落后,醉来终日卧禅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蛱蝶

两两自依依,南园烟露微。

住时须并住,飞处要交飞。

草浅忧惊吹,花残惜晚晖。

长交撷芳女,夜梦远人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微雨

天青织未遍,风急舞难成。

粉重低飞蝶,黄沈不语莺。

自随春霭乱,还放夕阳明。

惆怅池塘上,荷珠点点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新安道中玩流水

一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间。

看处便须终日住,算来争得此身闲。

萦纡似接迷春洞,清冷应连有雪山。

上却征车再回首,了然尘土不相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