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出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古语巳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

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

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

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

骨肉生别离,丘垄谁为扫。

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

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生的不同阶段比作远志与小草,形象地描绘了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接着,“古语巳云然,见事苦不早”,诗人感叹于世事的变迁,后悔未能及早洞察人生的真谛。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阅读和自然的亲近来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然而,“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诗人又无奈地意识到自己被世俗所束缚,无法实现内心的渴望。

接下来,“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从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转变为被束缚的状态,如同从前的鸥鸟突然被关入笼中,失去了飞翔的自由。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失去自由的深深哀伤。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诗人以鸟儿的哀鸣和日渐凋零的羽毛,象征着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绝望。而“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则进一步揭示了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物质匮乏的无奈。

最后,“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骨肉生别离,丘垄谁为扫。”诗人通过描述妻子和孩子因自己的困境而不得不远离,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家庭分离的痛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由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还有对家庭的深情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描绘了人生境遇的变化和个人情感的复杂,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祷雨龙洞山

苍山如犬牙,细路入深谷。

绝壁千馀仞,上有凌云木。

阴崖不受日,洞穴自成屋。

萧森人迹少,荟蔚兽攸伏。

云林互隐映,涧道相回复。

翔禽薄穹霄,鸣鸟响岩曲。

临桥濯清飔,汲井漱寒玉。

神物此渊潜,愆阳有祈祝。

风漓惭善教,吏懦耻厚禄。

暂怀尘外想,独往疑有梏。

过幽难久居,济胜乏高躅。

策马寻故蹊,归樵相追逐。

形式: 古风

题归去来图

生世各有时,出处非偶然。

渊明赋归来,佳处未易言。

后人多慕之,效颦惑蚩妍。

终然不能去,俛仰尘埃间。

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

青松卓然操,黄华霜中鲜。

弃官亦易耳,忍穷北窗眠。

抚卷三叹息,世久无此贤。

形式: 古风

次韵周公谨见赠

池鱼思故渊,槛兽念旧薮。

官曹困窘束,卯入常尽酉。

简书督期会,何用传不朽。

十年从世故,尘土满衣袖。

归来忽相见,忘此离别久。

缅怀德翁隐,坐羡沮溺耦。

新诗使我和,矉里忘己丑。

平生知我者,颇亦似公否。

山林期晚岁,鸡黍共尊酒。

却笑桓公言,凄然汉南柳。

形式: 古风

哀鲜于伯几

生别有再逢,死别终古隔。

君死巳五年,追痛犹一日。

我生大江南,君长淮水北。

忆昨闻令名,官舍始相识。

我方二十馀,君发黑如漆。

契合无间言,一见同宿昔。

春游每拿舟,夜坐常促席。

气豪声若钟,意愤髯屡戟。

谈谐杂叫啸,议论造精覈。

巍煌商鼎制,驵骏汉马式。

奇文既同赏,疑义或共析。

锦囊装玉轴,妙绝晋唐迹。

粲然极炫曜,观者咸辟易。

非君有精鉴,畴能萃奇物。

最后得玉钩,雕琢螭盘屈。

握手传玩馀,欢喜见颜色。

刻意学古书,池水欲尽黑。

书记往来间,彼此各有得。

我时学钟法,写君先墓石。

江南君所乐,地气苦下湿。

安知从事衫,竟卒奉常职。

至今屏障间,不忍睹遗墨。

凄凉方井路,松竹荫真宅。

乾坤清气少,人物世罕觌。

绯袍俨画像,对之泪沾臆。

宇宙一何悠,悲酸岂终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