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
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诗人在这首作品中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开篇“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表明诗人经过长时间的隐居生活,与世俗纷争渐行渐远。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更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升华。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俗情”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景象。这里,“诗书”成为沟通内心与外界自然的桥梁,而“林园”则是远离尘世喧嚣的理想所在。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俗虑的宁静氛围。
接着,“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表达了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时内心的挣扎和不舍。这里的“南荆”虽然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指向,但更深层次上,它象征着一种未知的远方和新的生活旅程。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则是对即将到来的秋天夜晚的一种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对即将到来生活变迁的感慨。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则是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这里的“昭昭天宇阔”与“皛皛川上平”构成一种宏伟壮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心灵深处对自由和宽广的向往。
最后,“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坚持。这里,“怀役”和“商歌”都是外界世界的象征,而“中宵尚孤征”和“依依在耦耕”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表明了他对于个人生活选择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自然美景、离别之情及精神追求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人生态度。
不详
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
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
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
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
自我抱兹独,僶俛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