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声

旧国啼霜浅渚边,入秋诗思冷于烟。

江南客梦三千里,塞北音书十九年。

露白不堪如此夜,月明无可奈何天。

伤心寒到芦花水,莫叩潇湘渔父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雁声》描绘了一幅深秋离愁的画面。首句“旧国啼霜浅渚边”,以雁鸣唤起对故乡的思念,霜降时节,雁南飞,哀鸣声中寓含着游子的乡愁。次句“入秋诗思冷于烟”,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和诗人心中的孤寂,比秋烟还要冷的诗思,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

“江南客梦三千里,塞北音书十九年”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长久的漂泊与音信难通的苦楚,江南与塞北相隔万里,音书往来稀疏,时间跨度长达十九年,足见其羁旅之久与思乡之深。

“露白不堪如此夜,月明无可奈何天”写出了夜晚的凄清,露水凝结,月光皎洁,却只能让人感到无奈和心痛。最后,“伤心寒到芦花水,莫叩潇湘渔父舷”以芦花飘零、湘江渔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归乡无望的深深哀伤,不愿再去打扰那在湖上生活的渔夫,更显其孤独与绝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雁声、秋景和人物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人生的无尽感慨。

收录诗词(356)

郑用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 号:祉亭
  •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 生卒年:1788~1858

相关古诗词

蛩声

亭院萧条秋草生,孤灯四壁夜三更。

从军有女思何苦,卒岁无衣懒亦惊。

高枕最难将梦续,空阶况是欲天明。

半间堂圮昏钟动,落叶江山漫战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鸡声

振衣猛省恶声来,起舞刘琨匣剑开。

断尾却怜身自弃,雄冠犹冀世多才。

危关无路何人唱,茅店残更有月催。

寄语司晨休错过,汝南埘桀长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蝉声

独听宫槐寒雨晴,荒凉不似去年声。

此心高尚原难饱,无口何缘解喜鸣。

莫作化身中夜泣,争禁久客万愁生。

劲风危露休呜咽,我亦头衔一例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新拟北郭园八景(其一)小楼听雨

南楼凭几坐,过雨又潇潇。

有味青灯夜,为予破寂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