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日龙华车似水,客中聊复作清游。
一江入海浑成瘴,百里无山只见秋。
强欲登临过此日,未须流涕对高丘。
茱萸各有乡关感,难遣天涯共倚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水画面,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九日龙华车似水”,这里借用了“车似水”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龙华塔在秋天的风光,如同流动的水一般柔美。"客中聊复作清游"则透露出诗人在这美好的景致中再次体验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之旅。
接着,“一江入海浑成瘴,百里无山只见秋”,诗人通过对江水汇聚入海、连绵起伏的描写,以及“百里无山”这一特有的地理环境,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阔和深远。这里的“只见秋”则是诗人感受到的季节氛围,似乎整个世界都被这份秋意所笼罩。
"强欲登临过此日,未须流涕对高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景色的珍惜和留恋之情,但同时也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没有过多的哀伤,只是静静地面对眼前的美好。
最后,“茱萸各有乡关感,难遣天涯共倚楼”中“茱萸”指的是野草,"乡关感"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故土、家园的深厚情感。"难遣"表达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而"天涯共倚楼"则是诗人与自然之间一种精神上的契合和依靠。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五年汝去更何之,又听琵琶水一涯。
雨雪渐多残醉后,江湖同在未还时。
空留异代增萧瑟,剩有馀生付别离。
故伎几人今亦尽,不须临老放杨枝。
交游著作都应绝,惟有伤心郑忆翁。
早悟此身原是累,孰知吾道不能同。
孤怀痛在沧桑外,世事真随江海东。
零落一编亦何补,感人终古是闻风。
去去宁为燕雀知,海天无语独归迟。
渐看襟袖生微月,已见蓬莱异昔时。
回首朔风殊污我,呕心来日复如斯。
似闻缓缓琵琶响,休问江边弹者谁。
来日云何亦大难,文章尔我各辛酸。
强年岂分心先死,倦客相依岁又寒。
试挈壶觞饮江水,不辞风露入脾肝。
何如且复看花去,蓑笠人归雪未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