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阎桥有怀

青镜霜刀杳莫寻,陈留巷陌故阴阴。

鸿飞犹记东西迹,燕去难留下上音。

多病乐天悲老近,三生杜牧恨春深。

浮云柳絮元无准,惭愧人间儿女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泊阎桥有怀》由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青镜霜刀杳莫寻,陈留巷陌故阴阴”,以“青镜”和“霜刀”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沧桑之感。陈留巷陌的“故阴阴”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颔联“鸿飞犹记东西迹,燕去难留下上音”,运用了鸿雁南飞、燕子离去的自然现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鸿雁的飞行轨迹虽可记忆,但燕子的离去却难以留下任何痕迹,寓含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多病乐天悲老近,三生杜牧恨春深”,巧妙地引用了白居易(乐天)和杜牧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华老去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乐天的“多病”和杜牧的“恨春深”,都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短暂、青春易逝的深深忧虑。

尾联“浮云柳絮元无准,惭愧人间儿女心”,以“浮云柳絮”比喻人生变幻无常,暗示了诗人对世事难以把握的无奈。同时,“惭愧人间儿女心”则流露出诗人对人间情感的珍视,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摆脱世俗情感束缚的自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戏简友人二首(其一)

百年何处筑菟裘,又向周南叹滞留。

砧韵但能凄客枕,雁声浑不到歌楼。

江湖展转鱼千里,今古驱驰貉一丘。

回首金焦渺何许,潇潇风雨使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戏简友人二首(其二)

茅斋蓬鬓静编蒲,谁使担簦问客途。

万里晴云离塞雁,一天明月绕枝乌。

羁愁浩渺夜将半,诗思凄凉岁欲徂。

却羡故人沉醉处,红楼红粉拥红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次郭元德二首(其一)

马周淹逆旅,梦寐忆常何。

琴古知音少,囊空得句多。

凄凉怜我老,慷慨为谁歌。

三尺匣中剑,时时自濯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次郭元德二首(其二)

昔贤多不偶,今我欲如何。

浮世欢娱少,衰年感慨多。

吾伊翻蠹简,欸乃听渔歌。

自笑平生志,低回竟不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