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郭林宗墓

路畔累累墓石多,中郎遗愧定如何。

应怜此日知名士,到死犹穿吉莫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过郭林宗墓》。诗中通过描绘墓地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名士郭林宗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路畔累累墓石多”,描绘了墓地的景象,用“累累”形容墓石之多,暗示了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流逝。接着,“中郎遗愧定如何”,提到郭林宗(字林宗),作为东汉时期的名士,此处以“中郎”指代,引出对郭林宗的评价与思考。诗人似乎在问,面对如此众多的墓石,郭林宗是否还有遗憾或愧疚之事未了。

后两句“应怜此日知名士,到死犹穿吉莫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郭林宗或许会怜悯于当世的知名人士,感叹他们生前的荣华与身后世界的寂静。同时,通过“到死犹穿吉莫靴”的细节,形象地展现了郭林宗即使在去世后,仍保持着对生活细节的严谨与尊重,体现了其人格的高洁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郭林宗墓地的描写,以及对郭林宗生平的追忆,表达了对古代名士风范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诗中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体现了顾炎武作为学者兼诗人的独特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介休

淡霓生岩际,奔泉下石间。

龙蛇方起陆,雀鼠尚争山。

雨静前村市,秋凋故国颜。

介君祠庙在,风义夐难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霍北道中怀关西诸君

苦雨淹秋节,屯云拥霍州。

虫依危石响,水出断崖流。

驿路愁难进,山亭怅独留。

遥知关令待,计日盻青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河上作

龙门下雷首,自古称西河。

入自积石来,出塞复逶迤。

吕梁悬百仞,孟门高峨峨。

远矣大禹功,山泽得所宜。

灵迹表华岩,金行镇西垂。

黄虞日已远,奰怒寻干戈。

去年方斗争,掘壕守朝那。

车骑如星流,衣装兼橐驼。

狼弧动箭镞,参伐扬旂麾。

嗟此河上军,来往何时罢。

今年暂寝兵,逻卒犹讥诃。

手持一尺符,予钱方得过。

追惟狄泉陷,地底生苍鹅。

窫窬来攫人,逵路横长蛇。

寰区恣刀俎,飞走穷网罗。

万类不足饱,蝼蚁其奈何。

仰希神明眷,下戢阳侯波。

行将朝白帝,一诉斯民罹。

猿鸟既长吟,穷人亦悲歌。

歌止天听回,勿厌辞烦多。

形式: 古风

过李子德(其一)

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

及门初拜母,让齿忝为兄。

树引流泉细,山依出月明。

相看仍慰藉,均不负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