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其六十一)

散诞疏狂得自然,免教拘迫事相牵。

潜龙不离滔滔水,孤鹤唯宜远远天。

透室寒光松槛月,逼人凉气石渠泉。

非吾独了西来意,竹祖桐孙尽入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行为放纵随性,显得很自然,免于被琐事牵绊。
如同潜在的龙离不开翻腾的江河,孤独的鹤只适合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
清冷的月光穿过松木栏杆洒满室内,石渠的泉水带来阵阵凉意。
这不只是我领悟到的西方哲理,连竹子和梧桐也仿佛融入了深远的玄奥之中。

注释

散诞:放纵不羁。
疏狂:狂放不羁。
自然:自然而然。
拘迫:束缚。
事相牵:琐事牵累。
潜龙:比喻有才能但未显达的人。
滔滔水:比喻广阔的社会或时代潮流。
孤鹤:象征孤独而高洁的人物。
远远天:广阔的天空。
透室寒光:穿透室内的月光。
松槛月:松木栏杆边的月色。
逼人凉气:令人感到的凉意。
石渠泉:石砌的水渠中的泉水。
独了:独自领悟。
西来意:从西方传来的思想或理念。
竹祖桐孙:竹子和梧桐,象征后代和传承。
尽入玄:全部融入深奥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散诞疏狂得自然",诗人以超脱世俗的形象自比,行为不受拘束,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和随性。"潜龙不离滔滔水,孤鹤唯宜远远天",运用象征手法,比喻自己如同潜藏于江海的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又如孤鹤翱翔在广阔的天空,远离尘世纷扰。

"透室寒光松槛月,逼人凉气石渠泉",诗人寓居的环境清幽,月光透过松木栏杆洒进室内,带来丝丝凉意,石渠的泉水声更是增添了静谧的氛围。这样的景致反映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喜爱和沉浸其中的宁静心境。

最后两句"非吾独了西来意,竹祖桐孙尽入玄",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或某种哲理的理解,认为自己的领悟并非独一无二,连同周围的竹子和梧桐也仿佛能体悟到那深远的智慧,共同沉浸在一种超越物质的玄妙境界中。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山居生活禅意的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描绘,传达出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

收录诗词(95)

释延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诗(其六十九)

三度曾经游此地,从缘权顺世閒情。

登山虽有谢安志,遁迹惭无慧远名。

翠叠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径竹新成。

莫言去住关怀抱,云本无心水自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居诗(其二十)

自甘疏拙懒经营,大道从来戒满盈。

但起贪心迷有限,谁能触目悟无生。

云融远景危峰小,风戛寒溪野艇横。

禅后不妨敷六义,祇图歌出野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居诗(其二十一)

忙处须閒淡处浓,世情疏后道情通。

了然得旨青冥外,兀尔虚心罔象中。

泉细石根飞不尽,云濛山脚出无穷。

樵夫钓客虽閒散,未必真栖与我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居诗(其十六)

抱朴澄神蕴道光,石炉閒爇六时香。

曳空横野云和静,逗石穿崖水自忙。

晚圃雨来葵叶嫩,晴坡烧后蕨苗长。

一心包尽乾坤内,莫把閒文更度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