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年漂泊老荆州,重过淮安旧驿楼。
地上谪仙天上去,故来萧寺想风流。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荆州漂泊三年后,再次经过淮安旧驿楼的情景。开篇便以“三年漂泊老荆州,重过淮安旧驿楼”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流年变迁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随后,“地上谪仙天上去,故来萧寺想风流”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名山大师的仰望,以及对佛教文化或道家修炼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时光荏苒之感,也蕴含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味。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流转与精神追求的独特感受。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早讶年年狂士来,每来亭上独徘徊。
山应又喜添知己,去后山容似死灰。
山色满亭亭倚空,与君俱在画图中。
解道龙腾青壁断,令人却忆漫浪翁。
文范今亡见嗣卿,颍川应聚异时星。
清风特为吾曹至,畏景宁忧日御停。
踏雪曾穿东郭履,移文今忤北山灵。
烹茶且酌南溪水,第欠金山第二?。
陈迹相推今古同,池边倚杖送归鸿。
童山尚接千岩秀,稚树犹传万壑风。
春意物情迷野兴,水光天影共青空。
雍门有泪应承睫,绕墓行吟吊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