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泉以招提孤僻而名高华清泉坐天宝荒淫而取诮元章寺丞作古诗一章广坡公之意为抱器适用而不择所处者之戒郑子窃谓天下之邪正美恶分明如黑白其有失所处者非知而为之盖见善不明而自以为是也自以为是则虽有先生之辨将奈之何哉次韵作玉女泉

安陆玉女泉,寒流隐丛薄。

骊山华清泉,显贵颇昭焯。

二泉仙所留,暖气注潺灂。

后世入山人,尘垢赖疏瀹。

诗翁道眼明,贤否善商擢。

以谓骊山泉,有过不可药。

其他虽寂寥,清誉未衰落。

都由天宝时,淫侈正乖错。

山水滥荣遇,讥诮亦难濯。

出自安陆者,于今澹如昨。

耕樵资涤弄,岩窦不扃钥。

地僻号幽穷,名高等河洛。

犹人抱材器,戒在羞寂寞。

诡笑事权豪,温颜捧杯杓。

岂不暂膻香,遗臭非略略。

噫嘻此诚然,但可付谈噱。

趣向如东西,岐路本来各。

君子有顾藉,小人无愧怍。

营营在声名,遑恤堕沟壑。

如古李赤者,章句颇能作。

溷鬼岂不污,自谓得所托。

清都与钧天,盛事咤挥霍。

谄面就椒兰,挽救不可缚。

万有一如赤,其肯在穷约。

乃知诗翁言,可忌亦可乐。

政恐清华池,憎翁非喜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诗以玉女泉和华清泉为背景,通过对比两泉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和个人选择的深刻见解。首联描绘了玉女泉的清冷隐秘,暗示其超凡脱俗;而骊山华清泉则因显贵而名声显著,但诗人认为其繁华背后隐藏着奢侈之弊。

诗中批评了天宝时期的社会风气过度奢华,导致山水之美被滥用,讽刺了那些迎合权贵的人,即使一时得势,最终也会留下恶名。诗人强调,像玉女泉那样地处偏远却保持清高,才是真正的美德。他借用李赤的例子,指出有些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如果沉溺于谄媚权贵,终将自食其果。

最后,诗人赞同郑子的观点,即人们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不因环境而改变原则,同时警惕过分追求名声可能导致的后果。整首诗语言犀利,寓言深刻,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意味。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甲寅九月末雨至十月二十三日得晴闻是日六飞进狩诸将告捷

密雨重阴一月馀,似闻征马又长驱。

怪来林外升晴日,已奏江边报捷书。

形式: 七言绝句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十)

老松成偃盖,瘦竹抱虚心。

清风度其中,瑟瑟韶濩音。

听之遂熟寐,飘然归故林。

三洞既微款,赤松亦幽寻。

高楼访沈约,四窗桐叶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九)

日落红练净,山近空翠滴。

争枝鸟未栖,闭户人先息。

孤坐明月中,寒光入胸臆。

衣润毛骨冷,万劫尘土涤。

谁知茅檐下,我独对姑射。

形式: 古风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八)

忆昨离帝都,一别遂如雨。

庄舄虽不病,亦作越人语。

茅屋终夜寒,单衣昼还暑。

荷叶未全蛀,桃花已微吐。

西湖莲藕香,今也在何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