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八)

忆昨离帝都,一别遂如雨。

庄舄虽不病,亦作越人语。

茅屋终夜寒,单衣昼还暑。

荷叶未全蛀,桃花已微吐。

西湖莲藕香,今也在何许。

形式: 古风

翻译

回忆起昨日离开京都,一别之后如同骤雨般分离。
庄舄虽然没有生病,也说着越地的方言。
茅草屋整夜寒冷,白天却只能穿着单衣承受暑热。
荷叶还未完全被虫蛀,桃花已经微微绽放。
西湖的莲藕香气,如今又在何处飘散呢?

注释

忆:回忆。
昨:昨日。
离:离开。
帝都:京都。
一别:一次分别。
遂:于是。
如:像。
雨:雨点。
庄舄:古代人物,这里比喻自己。
虽:即使。
病:生病。
亦:也。
越人:越地的人。
语:语言。
茅屋:简陋的房屋。
终夜:整夜。
寒:寒冷。
单衣:单薄的衣服。
昼:白天。
还:仍然。
暑:炎热。
荷叶:荷花的叶子。
蛀:被虫蛀。
微吐:微微开放。
西湖:著名的杭州西湖。
莲藕香:莲藕的香气。
今:现在。
何许:何处,哪里。

鉴赏

这首宋诗《秋思十首(其八)》由郑刚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诗人以"忆昨离帝都,一别遂如雨"起笔,回忆过去离开京都的情景,如同骤雨般匆匆而别,寓言了离愁的浓厚和急切。接下来的"庄舄虽不病,亦作越人语"引用典故,暗示自己虽然身在他乡,但心中仍保留着故乡的印记,语言中带有乡音。

"茅屋终夜寒,单衣昼还暑"描绘了异乡气候的反差,夜晚寒冷,白天炎热,诗人借此表达出对家乡四季温和气候的怀念。"荷叶未全蛀,桃花已微吐"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流逝,也寄托了对故乡春天景色的思念。

最后两句"西湖莲藕香,今也在何许"直抒胸臆,追问西湖那熟悉的莲藕香气,如今又在何处飘散,表达了诗人对故乡西湖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秋思。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气候、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故乡特定事物的提及,勾勒出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怀旧主题。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七)

南方秋不悲,奈我居异乡。

不见枫叶丹,但怜菊花黄。

扫迹燕如客,斜书雁成行。

梦中清愁阔,云此是潇湘。

潇湘连洞庭,何处是东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六)

西风催户西,落叶动相思。

柏香穿石鼎,孤起学游丝。

帘垂草亭静,篱菊弄幽姿。

万物同一气,荣悴只如斯。

哦诗诗未成,览镜添霜髭。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五)

天边定何物,洗此瘴乡眼。

初如黄金盘,便似白玉碗。

明河注其中,无处光不满。

举杯对之饮,万虑觉萧散。

竹风吹我睡,不得终夜款。

形式: 古风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四)

凉至欲饮酒,此兴不可遮。

手提皤腹罂,倾之若流霞。

可但饮文字,搜寻到鱼虾。

忽焉见妙理,眼乱皆成花。

方知水底眠,杜老言不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