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鬓当春却似秋,僻居誇近野僧楼。
落花明月皆临水,明月不流花自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心境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两鬓当春却似秋"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疏离感,尽管外表看似年轻,但内心却有着如同秋天般的萧瑟感觉。"僻居誇近野僧楼"则展示了诗人选择隐居,与大自然和远离尘世的僧侣为邻。
"落花明月皆临水,明月不流花自流"这两句更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们通过对比落花与明月的不同状态,表达了时间流逝与自然永恒的哲理。这里的"流"字既形象地描绘了落花随水漂移的景象,也暗含着人世间万物皆有变迁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徐夤在这里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传递了一种对于世间纷扰的超然看待。
不详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晋楚忙忙起战尘,龚黄门外有高人。
一畦云薤三株竹,席上先生未是贫。
不用牵心恨画工,帝家无策及边戎。
香魂若得升明月,夜夜还应照汉宫。
谁开黄帝桥山冢,明月飞光出九泉。
狼藉藓痕磨不尽,黑云残点污秋天。
园绮生虽逢汉室,巢由死不谒尧阶。
夫君殁去何人葬,合取夷齐隐处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