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大师归蜀

南宗传法了,汉殿赐衣新。

归路峨眉雪,旧房京洛尘。

天花飘讲席,海月照吟身。

谁结香灯社,金门贵近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南宗佛法传承,汉宫殿堂中新赐法衣。
踏上归途,峨眉山的雪景映入眼帘,曾经在京洛的居所已满是尘埃。
讲经的场所如天花般飘落,吟诵佛经的身形被海月照亮。
谁能组建香火旺盛的社团,这是一位接近皇权的贵臣。

注释

南宗:佛教南宗派别。
汉殿:汉代宫殿,此处指朝廷。
赐衣:皇帝赐予的新法衣。
峨眉雪:峨眉山的雪景,象征高洁。
旧房:过去的住所。
京洛:古代洛阳和长安,代表繁华之地。
天花:比喻佛法的智慧。
讲席:讲经的座位。
海月:象征佛法的普照。
香灯社:供奉香火的修行团体。
金门:皇宫的代称。
贵近臣:地位显赫的近臣。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隐之景象,通过对自然与佛教修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和精神寄托的向往。

"南宗传法了,汉殿赐衣新",诗人首先提及了佛法的传承以及皇帝赐予僧人的新衣,这里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认同与赞誉,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佛教在官方得到了认可和尊崇。

接着,"归路峨眉雪,旧房京洛尘",诗人描绘了归途中的景象,峨眉山的雪覆盖着道路,而远离的京洛则是尘世的代名。这里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僧人的出世与清净之志。

"天花飘讲席,海月照吟身"一句,则将自然界的美景与佛法修行结合起来,天花(星辰)如同听讲佛法的座席,而海月则映照着僧人的身体。这两者都象征着清凉、明净和超脱尘世。

最后,"谁结香灯社,金门贵近臣",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是谁在组织香灯社团,这里的“香灯社”很可能是一种佛教活动或集会。而接下来的“金门贵近臣”,则是在描绘僧人的尊贵地位,他们如同皇帝身边的近侍一样受到礼遇。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佛教修行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佛教的重要性以及僧人的特殊地位。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无为军王从事

奏牍曾蒙乙夜观,擅场文价在金銮。

貂裘岁久京尘暗,鹢路风高旅翮残。

取酒黄金都已尽,食鱼长铗更须弹。

时清水国无书檄,谁见挥毫一据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无题

巫阳归梦隔千峰,辟恶香销翠被空。

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

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

漫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无题二首(其二)

露冷星翻月上弦,九枝银烛照金钿。

应知韩掾偷香夜,犹记潘郎掷果年。

天上明河虽可望,苑中高柳未经眠。

乌啼人散青楼晓,堂下轻风转荚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无题二首(其一)

铜盘蕙草起青烟,斗帐香囊四角悬。

沈约愁多徒自瘦,相如意密有谁传。

金塘雨过犹疑梦,翠袖风回祇恐仙。

日上秦楼休寄咏,东方千骑拥辎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