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巫阳归梦隔千峰,辟恶香销翠被空。

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

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

漫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巫山的梦境隔着千重峰峦,驱邪的香烟消散,翠色的被褥空荡荡。
月亮渐渐亏损,如同愁苦的早晨,芭蕉心绪不开,仿佛在埋怨春风。
远方的山峦阴暗,眉头紧锁,一江春水盈盈,我们的言语却无法相通。
我只能把满腔的愁绪寄托在琴弦上,你的秀发如云,日夜飘散如乱蓬。

注释

巫阳:指巫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归梦:回家的梦。
隔:阻隔。
千峰:众多山峰。
辟恶:驱邪。
翠被:绿色的被子。
桂魄:月亮的别称,因月中有桂树。
渐亏:逐渐亏损,指月缺。
愁晓月:清晨的月亮让人忧愁。
蕉心:芭蕉的中心。
怨春风:责怪春风。
黯黯:昏暗的样子。
眉长敛:眉头紧锁。
盈盈:满盈,形容水清澈。
语未通:无法沟通。
漫托:随意寄托。
鹍弦:古瑟或箜篌的弦。
恨意:怨恨的情绪。
云鬟:女子的头发像云一样。
飞蓬:随风飘散的蓬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杨亿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与孤独感。全诗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十分精炼,充满了 诗意。

"巫阳归梦隔千峰" 一句,以“巫阳”指代遥远的地方,“归梦”则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思念,而“隔千峰”则形象地描绘出相隔的距离,给人以深邃无垠之感。

"辟恶香销翠被空" 这句话中,“辟恶香”可能指某种驱邪避恶的香料,但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意境的营造,表达了内心的清净与孤寂。而“翠被”则是绿色的被褥,这里的“销”字用得非常好,既有物质上的消失,也有情感上的淡去,给人以凄凉之感。

"桂魄渐亏愁晓月" 这里诗人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对夜的深沉与孤独的体验。桂魄,即月亮中所显现出的光影,逐渐隐去,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而“愁晓月”则是诗人内心的写照,月明星稀之时,更添愁绪。

"蕉心不展怨春风" 这句话中,“蕉心”指的是竹叶中心的部位,通常非常紧缩,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情感上的收敛与封闭。而“怨春风”则是对春天给予希望而又带来失望的情感抒发。

"遥山黯黯眉长敛" 这里的“遥山”指的是远处的山脉,“黯黯”形容山色,给人以深远且沉郁之感。而“眉长敛”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是对外界的观察与思考。

"一水盈盈语未通" 这里通过水的宁静来反衬出诗人的寂寞,“一水盈盈”形容水的平静而深邃,而“语未通”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以言表之感。

"漫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 这两句通过音乐和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漫托鹍弦”中的“鹍”是古代的一种弓形弦乐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哀伤。而“云鬟日夕似飞蓬”则通过对晚霞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飘渺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每一句都极富画面感,同时也充满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无题二首(其二)

露冷星翻月上弦,九枝银烛照金钿。

应知韩掾偷香夜,犹记潘郎掷果年。

天上明河虽可望,苑中高柳未经眠。

乌啼人散青楼晓,堂下轻风转荚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无题二首(其一)

铜盘蕙草起青烟,斗帐香囊四角悬。

沈约愁多徒自瘦,相如意密有谁传。

金塘雨过犹疑梦,翠袖风回祇恐仙。

日上秦楼休寄咏,东方千骑拥辎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无题三首(其三)

满天飞絮罥游丝,扣砌苔钱晦履綦。

北渚自应流怨泪,东邻谁敢效颦眉。

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

几夕空机愁促杼,银河休问报章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无题三首(其二)

合欢蠲忿亦休论,梦蝶翩翩逐怨魂。

祗待倾城终未笑,不曾亡国自无言。

风翩林叶迷归燕,露袅池荷触戏鸳。

湘水东流何日竭,烟篁千古见啼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