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拂子

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

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

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蝇。

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

吾老抱疾病,家贫卧炎蒸。

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

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徵。

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翻译

棕扇既简陋,谁能料其效
无法替代白羽扇,却能驱赶苍蝇骚扰
闪闪发光的金错刀,细长的朱丝线制成蝇拍
不仅外观美,使用时也得体
我年迈多病,家中贫穷,炎热难耐
疲倦地拍打蚊蝇,全靠你甘愿效力
世间轻视微小之物,但道义何人能寻
三年清秋已过,我仍不敢停写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贫病交加中的凄凉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待物不弃、坚持操守的高洁品格。

“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这里通过对棕拂子(一种植物)的描述,暗示自己虽然微末但仍有所用。

“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诗人表达了自己承受不了替鸟类换下洁白的羽毛,但愿意使用羽毛来驱赶身上的虻虫。这两句反映出诗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对生活的小小乐趣。

“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蝇。”这里描写了精致的金错刀和红丝制成的苍蝇驱赶工具。这些物品显示出诗人尽管贫穷,但仍注重物品的细节和质量。

“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品不仅仅看中其颜色,更在乎其使用价值。

接下来的“吾老抱疾病,家贫卧炎蒸。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则是诗人直接抒发自己的处境:年迈多病,家庭贫困,在炎热中忍受着痛苦,但依然靠着这棕拂子寻得一丝慰藉。

最后,“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徵。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诗人感叹于世人往往忽略了小物的价值,只有那些坚守道义的人才会去珍视它们。而自己虽处困境,但到了秋天,也不忍心割断那棕拂子,因为它对他来说已经有了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棕拂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坚守的精神和对生活细小之物的珍视。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虚籁 一作:灵籁)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渼陂行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

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

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沈竿续蔓深莫测,菱叶荷花静如拭。

宛在中流渤澥清,下归无极终南黑。

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

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

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

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

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

形式: 古风

渼陂西南台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

蒹葭离披去,天水相与永。

怀新目似击,接要心已领。

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

错磨终南翠,颠倒白阁影。

崷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

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

世复轻骅骝,吾甘杂蛙黾。

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

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

况资菱芡足,庶结茅茨迥。

从此具扁舟,弥年逐清景。

形式: 古风

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疾风吹尘暗河县,行子隔手不相见。

湖城城南一开眼,驻马偶识云卿面。

向非刘颢为地主,懒回鞭辔成高宴。

刘侯叹我携客来,置酒张灯促华馔。

且将款曲终今夕,休语艰难尚酣战。

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

天开地裂长安陌,寒尽春生洛阳殿。

岂知驱车复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

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