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娘子

清香浮动到黄昏,向水边、疏影梅开尽。

溪畔清蕊,有如浅杏。一枝喜得东君信。

风吹只怕霜侵损。更新来、插向多情鬓。

寿阳妆鉴,雪肌玉莹。岭头别后微添粉。

形式: 词牌: 七娘子

翻译

清雅的香气在黄昏时飘散,梅花在水边稀疏的光影中全部盛开。
溪边的花朵像淡杏般娇嫩,一支梅花仿佛得到了春天之神的眷顾。
微风轻拂,唯恐寒霜会伤害它,赶紧又插上一枝,增添我鬓发间的柔情。
如同寿阳美女的妆容,肌肤如雪,晶莹剔透。分别后,我在额上又添了一抹红晕。

注释

清香:清淡的香气。
黄昏:傍晚。
疏影:稀疏的影子。
梅开尽:梅花全部开放。
溪畔:溪边。
清蕊:清新的花蕊。
浅杏:颜色淡雅的杏花。
东君:春天之神。
霜侵损:被霜冻损害。
更新来:刚刚插上。
多情:富有情感。
寿阳妆鉴:古代女子的妆容。
雪肌玉莹:皮肤白皙如玉。
岭头:山岭之上。
微添粉:轻轻添加一点红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梅花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人事变迁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特有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

"清香浮动到黄昏,向水边、疏影梅开尽。" 这两句通过对梅花清香和疏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不失生机的夜晚场景,其中“黄昏”二字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暮色感。

"溪畔清蕊,有如浅杏。" 这里通过将梅花比作“清蕊”,强调了梅花之雅洁;“有如浅杏”则进一步点明了梅花的姿色,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外形的欣赏,也暗示了内在的高洁品格。

"一枝喜得东君信。风吹只怕霜侵损。" 这两句中,“一枝喜得东君信”表明诗人对于梅花之美有着深刻的领悟与喜爱;“风吹只怕霜侵损”则流露出对这份美景可能带来的脆弱和易逝的担忧。

"更新来、插向多情鬓。寿阳妆鉴,雪肌玉莹。岭头别后微添粉。" 这几句诗中,“更新来”表达了对梅花美景不愿忘怀的态度;“插向多情鬓”则是对这份美好的一种留存方式。而“寿阳妆鉴,雪肌玉莹”中的“寿阳妆鉴”暗指镜中之美人,而“雪肌玉莹”则形容其肌肤之白皙,如同玉石一般。“岭头别后微添粉”则是在描述别离之后,轻轻地为面容增添了一抹淡妆,以此来遮掩内心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人生易逝的无奈。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二)

人间何处难忘酒。小舟□□□杨柳。柳影蘸湖光。

薰风拂□□。□□□□□。□□□□□。

一盏此时倾。□□□□□。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押[有]韵

柳枝

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

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

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点绛唇(其五)

何处春来,试烦君向盘中看。韭黄犹短。

玉指呵寒剪。犀箸调匀,更为双双卷。情何限。

怕寒须暖。先酌黄金盏。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九张机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

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著待郎归。两张机。

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

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三张机。

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

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四张机。

鸳鸯织就欲双飞。

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五张机。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

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六张机。

雕花铺锦半离披。兰房别有留春计。

炉添小篆,日长一线,相对绣工迟。七张机。

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

无端剪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八张机。

纤纤玉手住无时。蜀江濯尽春波媚。

香遗囊麝,花房绣被。归去意迟迟。九张机。

一心长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红堆被。

都将春色,藏头里面,不怕睡多时。轻丝。

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万草光凝碧。

裁缝衣著,春天歌舞,飞蝶语黄鹂。春衣。

素丝染就已堪悲。尘世昏污无颜色。

应同秋扇,从兹永弃。无复奉君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