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其五)

何处春来,试烦君向盘中看。韭黄犹短。

玉指呵寒剪。犀箸调匀,更为双双卷。情何限。

怕寒须暖。先酌黄金盏。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千秋的《点绛唇(其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春意和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绘。

"何处春来,试烦君向盘中看。" 这两句是诗人的提问,询问春天到来的痕迹是否能在盘中的花卉中寻见,让人去观察。这不仅是在探索春色的到来,也是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追求。

"韭黄犹短。玉指呵寒剪。" 这两句描写的是春天初生的韭菜尚且低矮,而诗人用"玉指"形容自己的手,温婉而优雅地在寒冷中修剪着这些新生之物。这是对春天生机的细腻描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精致情感。

"犀箸调匀,更为双双卷。" 这两句则是在描述春日里准备食品的情景,"犀箸"是一种烹饪工具,而"双双卷"则是指将食物做成对称美观的形状。这不仅是对春日生活细节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之美的追求。

"情何限。怕寒须暖。先酌黄金盏。" 这几句则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温暖的渴望。在春日里,虽然外界还有寒冷,但诗人却通过饮酒("先酌黄金盏")来获得内心的温暖。这也许是因为春天带来的不仅是自然的生机,更有情感上的波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期待和追求,以及在寒冷中寻找温暖的渴望。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活之美的深切体悟和欣赏。

收录诗词(68)

王千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张机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

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著待郎归。两张机。

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

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三张机。

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

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四张机。

鸳鸯织就欲双飞。

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五张机。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

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六张机。

雕花铺锦半离披。兰房别有留春计。

炉添小篆,日长一线,相对绣工迟。七张机。

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

无端剪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八张机。

纤纤玉手住无时。蜀江濯尽春波媚。

香遗囊麝,花房绣被。归去意迟迟。九张机。

一心长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红堆被。

都将春色,藏头里面,不怕睡多时。轻丝。

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万草光凝碧。

裁缝衣著,春天歌舞,飞蝶语黄鹂。春衣。

素丝染就已堪悲。尘世昏污无颜色。

应同秋扇,从兹永弃。无复奉君时。

形式:

□□□(其二)

夜茫茫,春寂寂。寒烟叫裂空山石。

吸尽东风,化作垂红滴。漏将阑,情转极。

月明绕树声声急。无数闲花,尽染啼痕湿。

形式:

望江南(其六)

思晴好,路滑少人行。

早信雨能留得住,尽教尽日自舟横。直等到清明。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柳梢青(其二)乙巳二月西兴赠别

十载江湖,行歌沽酒,不到京华。

底事翩然,长亭烟草,衰鬓风沙。凭高目断天涯。

细雨外、楼台万家。只恐明朝,一时不见,人共梅花。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