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

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

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

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

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

独使皴皮生,弄色映雕俎。

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

形式: 古风

翻译

龙眼和荔枝,虽不同源却同宗。
就像甘甜的柑橘,难以轻易判断优劣。
奇异啊,西方海滨之地,珍奇的树丛排列在仙境般的园林。
果实累累如桃李,流淌着甜蜜的汁液。
坐着似乎怀疑是星辰坠落,又担心是珍珠回归海滨。
古籍中未曾详细描述,如此美食难以计数。
唯独它们让皮皱起,色泽斑斓地装饰在雕刻的案几上。
荒蛮之地不因你而蒙羞,幸亏未被贵妃沾染污名。

注释

异出:不同源。
同父祖:同宗。
甘与橘:比喻龙眼和荔枝的甘甜。
相可否:判断优劣。
西海滨:指海外地区。
琪树:珍奇的树木。
玄圃:仙境般的园林。
累累:果实繁多。
流膏乳:形容汁液丰富。
图经:古代地图或地理记载。
玉食:珍贵的食物。
弄色:展示色彩。
雕俎:雕刻装饰的案几。
蛮荒:偏远荒蛮之地。
妃子:古代对皇后的尊称,此处可能暗指杨贵妃。

鉴赏

这首诗描写的是廉州的龙眼与荔枝之间的比较,以及对其独特风味和美丽外观的赞赏。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充分展现了作者苏轼在自然物象鉴赏上的细腻情感。

“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开篇即以比喻手法,通过对龙眼和荔枝的比较,表达它们虽然同源却各有特色。"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差异,这里的“甘”可能指的是某种甜美的果实,而“橘”则是指橙子类的果物,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水果,但各有所长,不可相提并论。

"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这里的“西海”可能是指某个遥远的地方,而“琪树”则是珍贵的树木,“玄圃”则是一片神秘的园地。这几句通过对龙眼生长环境和外观的描绘,强调了它们的珍贵与独特。"累累似桃李"形容果实繁多如同桃子和李子的样子,而“一一流膏乳”则形容每一个果实都充满了像奶酪般细腻甘美的汁液。

"坐疑星陨空, 又恐珠还浦。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龙眼珍贵特性的赞叹,甚至怀疑这样的美景是否真实存在,如同天上的星辰陨落,又担心这种如珍珠般的美好会突然消逝。"图经未尝说"表明这在传统的记载中是没有先例的,而“玉食远莫数”则形容龙眼的滋味,如同玉石一般纯净,且难以用言语来描述其美妙。

"独使皴皮生,弄色映雕俎。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最后几句描写了龙眼的外观特点,如同经过岁月洗礼后的古朴表皮,而内里却是色泽鲜明如同雕刻般精美。"蛮荒非汝辱"意味着这种自然之物并未受到任何污染,而“幸免妃子污”则进一步强调了其清洁无暇,甚至可以与古代的皇后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对比、想象和赞美的手法,不仅展现了龙眼的外形之美,更重要的是传达了它的味道之独特。苏轼在此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感官体验,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界中珍奇事物的热爱与尊重。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己居其中,一琴横床而已。曹子方作诗四韵,仆和之云

寂寞王子猷,回船剡溪路。

超遥戴安道,雪夕谁与度。

倒披王恭氅,半掩袁安户。

应调折弦琴,自和撚须句。

形式: 古风

欧阳晦夫惠琴枕

中郎不眠仰看屋,得此古椽围尺竹。

轮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轸足。

流传几处到渊明,卧枕纶巾酒新漉。

《孤鸾》、《别鹄》谁复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形式: 古风

琴枕

清眸作金徽,素齿为玉轸。

响泉竟何用,金带常苦窘。

斓斑渍珠泪,宛转堆云鬒。

君若安七弦,应弹卓氏引。

形式: 古风 押[轸]韵

合浦愈上人,以诗名岭外,将访道南岳,留诗壁上云:闲伴孤云自在飞。东坡居士过其精舍,戏和其韵

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

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奘几时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