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重楼悄悄灯明灭,登临好趁新秋节。

一晌月惊窥,隔帘人未知。

春遥莺语歇,转听琵琶切。

漫与说相思,夜来归又迟。

形式:

翻译

寂静的高楼中灯光时明时暗,正是登高赏月的好时节在新秋之际。
短暂的月光惊动了夜晚,隔着窗帘的人还不知道。
春天的鸟鸣声已远去,转而听到琵琶声响起。
随意诉说相思之情,但夜里归来又会太迟。

注释

重楼:高楼。
悄悄:静悄悄。
灯明灭:灯光忽明忽暗。
新秋节:初秋时节。
一晌:一会儿。
月惊窥:月亮突然照进来。
隔帘:隔着窗帘。
春遥:春天已远。
莺语歇:黄莺的叫声停止。
琵琶切:琵琶弹奏的声音。
漫与说:随便说着。
相思:思念之情。
归又迟:归来又会很晚。

鉴赏

这首诗名为《菩萨蛮》,出自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袁克文之手。从诗的内容来看,袁克文通过描绘夜晚重楼上的灯光和月亮,以及主人公对远方莺莺燕语的回忆,表达了深沉的相思之情。

"重楼悄悄灯明灭,登临好趁新秋节。"

这里诗人刻画出一个夜晚的场景,重楼上的灯光忽明忽暗,给人的感觉是既神秘又寂寞。"登临"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节的把握和珍惜之情,即便在新秋到来之际,也不忘要把握这份美好的时间。

"一晌月惊窥,隔帘人未知。"

夜晚,月光透过窗棂,诗人心中涌现出对月亮的惊叹之情。而这种感情,却被帘幕所隔绝,让在室内的人无法感同身受。

"春遥莺语歇,转听琵琶切。"

这里诗人的心思开始飘向远方,那些曾经和他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中,莺莺燕语已渐渐消失。而现在,他转而倾听琵琶的声音,那种细腻切割之感,或许是对往昔美好的追忆。

"漫与说相思,夜来归又迟。"

最后,诗人在无尽的相思中,与人闲聊,却也只是想要延缓归去的步伐,因为夜晚的归途总是让人感到不舍和迟疑。

总体而言,《菩萨蛮》是一首表达深切相思之情的诗作,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往昔美好记忆的追溯,袁克文展现了自己在清末近现代初期的独特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204)

袁克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

落花微语江南路,涕泪君归去。

一年欢梦已成休,只有月明犹到旧妆楼。

将离未忍重相见,怕更添愁怨。

人生知是别时多,可奈尊前日日总蹉跎。

形式:

遣兴二首

酒肠诗胆两轮囷,已病方知爱重身。

慈母绝怜呕心。

形式: 古风

榕溪隐者

榕溪有隐者,幽事在溪曲。

治地可十亩,方整如弈局。

始行入荆扉,渐进至茅屋。

树之百盆兰,缭以万竿竹。

解衣憩繁阴,拥鼻参微馥。

主人闻客来,引避若骇鹿。

却询守舍儿,云已出卖墨。

壁间见其像,绦褐巾一幅。

安知非回仙,寄迹混尘俗。

矢诗慕高风,君归傥肯读。

形式: 古风

演雅二十韵

学道无所得,惟于鄙事能。

九帙后篇什,来世有公评。

岂未登社坛,直欲破刘城。

六言与七字,如九转炼成。

宇宙中间物,琐屑不记名。

孰能通伦类,挑抉其微情。

蛾以灯为光,蚊众成雷声。

桑老蚕茧白,草腐萤爝明。

幽谷闻绵蛮,知有迁乔莺。

落日见科斗,深夜有蝈鸣。

蚋嗜醯杂袭,蚓饮泉亦清。

蝇吮血美炙,犬以秽为鲭。

蛇非性好曲,蠖负屈求伸。

蚤惧鸺鹠撮,自匿于衣巾。

虱愁犊鼻破,不免景略扪。

狐依冢作祟,鼠谓社可凭。

痛掴一掌血,饱食五鼎烹。

畴昔同袍子,来问侬师承。

前柴桑处士,后半山老人。

讵能追高雅,或可洗腐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