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姑苏台作》,通过对姑苏台的登临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句“何人可与话登临”表达了诗人无人共赏美景的孤寂,次句“徙倚危栏日又沈”描绘了他在高台上独自徘徊,时光流逝的无奈。第三句“千古苍茫青史梦”寓言历史的沧桑,第四句“一年迢递故乡心”则直接抒发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第五句“天无雨雪梅花早”,以早开的梅花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傲。第六句“地有波涛雁影深”借雁影深沉的水面,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动荡时局的忧虑。最后一句“为是夫差旧台榭,愁来不敢越人吟”,诗人因为身处夫差遗迹,联想到吴王夫差的兴衰,更添了一份历史的沧桑感和自身的愁绪,表达了他不愿轻易表露情感的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联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处境的微妙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