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九日寄史推

弁有山兮水有湄,登临舍此复何之。

发疏帽脱狂嘲后,雁过江涵感慨时。

盛府主宾俱好事,满城风雨苦吟诗。

人生自可行乐耳,剑首功名但一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弁有山兮水有湄,登临舍此复何之。
发疏帽脱狂嘲后,雁过江涵感慨时。
盛府主宾俱好事,满城风雨苦吟诗。
人生自可行乐耳,剑首功名但一吹。

注释

弁:古代男子的一种帽子,类似冠。
山:指代山峰。
湄:水边,河流的边缘。
登临:登山游览。
舍此:离开这里。
复何之:又能去哪里呢。
发疏:头发稀疏。
帽脱:帽子脱下。
狂嘲:疯狂的嘲笑。
雁过:大雁飞过。
江涵:江水包容。
感慨时:感慨的时候。
盛府:显赫的府邸。
主宾:主人和宾客。
俱:都。
好事:喜好文学之事。
苦吟诗:苦苦地写诗。
可行乐:可以享受快乐。
剑首:剑的顶端,象征荣誉。
功名:功绩和名声。
但一吹:只是一时的虚名。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念之情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的诗。开篇“弁有山兮水有湄,登临舍此复何之”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的心境,似乎在问自己是否应该留下,但心中又充满了不舍和迷茫。接下来,“发疏帽脱狂嘲后,雁过江涵感慨时”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看到大雁南飞时的孤独与感伤,这里的“狂嘲”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愤懑。

中间两句“盛府主宾俱好事,满城风雨苦吟诗”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中的不得志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在那繁华而喧嚣的环境中,诗人仍旧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即便是在风雨交加之时也不忘“吟诗”。

结尾两句“人生自可行乐耳,剑首功名但一吹”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和读者,人生本应自在享受,至于功名利禄,只是一阵风过耳边,即使是“剑首”的英勇事迹,也终将被时间所湮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千秋中秋

节物诗情总索然,漫将梨栗当盘筵。

堪怜永夜空樽月,记取衰翁断酒年。

十日尚留花影在,两瓶便作竹根眠。

分明破戒缘佳句,免使儿童诮禁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李侯喜雨

谁似当年召信臣,天教来此活疲民。

水乡怕旱相传古,甘澍随车总是春。

坐看丰登成乐岁,只将恺悌对明神。

已闻宣布形歌咏,宾主殷勤用意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寄史彦明

等閒看尽弁衡毗,旁郡聊从捧檄驰。

候管乍披新定志,邮筒忽见故人诗。

君方清绝行明镜,我正摧颓据槁枝。

为喜綵衣还膝下,椒柈趁得颂花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仲实秋兴

金飙吹暑顿然清,闻早空庭一叶惊。

拄颊偏宜对朝爽,挥毫正好赋秋声。

镜中髯短休烦镊,壁上弦閒不受檠。

志士由来多慷慨,何如百啭听莺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