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子瞻赠姜唐佐秀才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名为《赠姜唐佐秀才》。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贺寿诗,表达了对收受者智慧和才华的赞赏。

“生长茅间有异芳”,这是用来形容收受者的非凡才华,犹如草丛中独自绽放的奇花异香。"风流稷下古诸姜"则是指收受者在文学上承继了古代诸侯国的文化遗风,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学底蕴。

“适从琼管鱼龙窟”,此句描绘收受者的才艺如同神话中的奇珍异宝,从高贵和神秘的地方流淌而出。"秀出羊城翰墨场"则是说收受者在文坛上表现出的才华,如同美丽的羊城山水画卷中展现出来,充满了文化韵味。

“沧海何曾断地脉”,此句用来比喻诗人希望收受者的学问和才艺如同大自然中的河流一样,不会有尽头,而是连绵不断。"白袍端合破天荒"则表现了对收受者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希望其能够超越常人,达到新的高度。

最后,“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诗人通过自比苏轼(即东坡),表达自己对于人才的识别和赏识能力。这里“东坡”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别号,而苏辙正是他的弟弟,这里用来强调自己的鉴赏眼光非凡。

总体来说,诗中充满了对收受者的赞美和期待,以及诗人自身的文化自信与才艺展示,是一首颇具文采和深意的贺寿之作。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水月寺

千尺长松挂薜萝,梯云岭上一声歌。

湖山深秀有何处,水月池中桂影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半月泉

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

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游何山

今日何山是胜游,乱峰萦转绕沧洲。

云含老树明还灭,石碍飞泉咽复流。

遍岭烟霞迷俗客,一溪风雨送归舟。

自嗟尘土先衰老,底事孤僧亦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筼筜,留与诗人发吟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