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意三章(其三)

携我琅玕篴,为唱江头梅。

孤音袅空际,纡促生静哀。

江涛起回紫,月出河云开。

冰夷藐含笑,玉貌珠为胎。

罗袜停远步,侧听如有猜。

真赏不在迹,微意相往回。

何当结永好,并辔升蓬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托意三章(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画面。

诗中以“琅玕篴”起兴,琅玕篴即竹笛,象征着纯净高洁的音乐,诗人借此表达内心的纯净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为唱江头梅”,梅是冬日里的一抹亮色,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诗人通过歌唱梅花,表达了对美好品质的赞美与追求。

“孤音袅空际,纡促生静哀”,诗人用“孤音”形容笛声的孤独与悠扬,同时暗示了内心的寂寞与哀愁。笛声在空中回荡,时而悠长,时而急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

“江涛起回紫,月出河云开”,江面波涛翻滚,映照出一片紫色的光影,月亮从云层中升起,照亮了整个河面。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光明与希望。

“冰夷藐含笑,玉貌珠为胎”,冰夷,可能是指冰清玉洁的女子,这里用以比喻纯洁美好的形象。玉貌珠胎,形容女子容貌如玉,肌肤如珠,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审美理想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罗袜停远步,侧听如有猜”,罗袜,轻盈的丝质袜子,象征女子的优雅与柔美。诗人通过描写女子停下脚步,侧耳倾听,似乎在猜测什么,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微妙的情境,暗示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真赏不在迹,微意相往回”,真正的欣赏并不在于表面的痕迹,而是通过细微之处传递的情感与心意。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情感深刻理解与追求,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

最后,“何当结永好,并辔升蓬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关系的憧憬,希望与心爱之人携手共进,如同乘风破浪,直抵仙境蓬莱,象征着对爱情与理想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情感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游白湖

湖雨霁将夕,湖气来远清。

携俦赴真赏,浩然湖上行。

空水了无翳,天色浮之莹。

一碧曳山远,薄岚含渐冥。

风漪泛萍叶,云沜娴鵁鶄。

蘧蘧众妙集,暧暧群爽并。

接虑归平淡,置想入空明。

湮郁一为荡,尘俗何由撄?

及斯顾同侣,风咏殊有情。

沧浪不可即,容兹濯我缨。

形式: 古风

初晴

坐雨守浃旬,闭门苦躬局。

大造辟晦滞,粹然变心目。

蠛蠓飞上阶,游丝款相触。

宿鸟出群嚣,争暄媚幽淑。

浮浮草气蒸,蔼蔼生虚绿。

天倪浑无名,真机自然足。

盎盎方寸间,返之妙涵蓄。

微讽以相佯,客心忘岑独。

形式: 古风

饮酒

太虚无滞象,因物迭陈新。

求诸视听外,所接无不真。

冥坐澄内照,动默随两因。

适然忘故我,一理齐化醇。

薰风自习习,何者为陶钧?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咏兰有赠

閒庭纷众卉,崇兰矫无污。

幽致溢外韵,静质含内素。

胚胎善酝酿,月露供弃吐。

谁置雕文台,曲意加调护。

光风汎其芬,扬扬此始布。

佳人妙及期,莫使感迟莫。

为子讽九歌,袭予疑夙晤。

赏近心已遐,接久气默互。

纠结在情微,缈绵难语诉。

携琴一谱之,澹然外尘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