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太虚无滞象,因物迭陈新。

求诸视听外,所接无不真。

冥坐澄内照,动默随两因。

适然忘故我,一理齐化醇。

薰风自习习,何者为陶钧?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饮酒》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描绘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对外界事物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思考。

首句“太虚无滞象,因物迭陈新”描绘了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没有固定的形态,万物在不断变化中呈现出新的面貌。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不居,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理解。

接着,“求诸视听外,所接无不真”表明诗人追求的是超越感官体验的真实,认为与外界的接触都是真实的,强调了心灵与外界的直接连接,而非仅仅依赖于物质的感知。

“冥坐澄内照,动默随两因”描述了诗人静坐时内心的平静与清明,以及其行为举止顺应自然规律的状态。这里“冥坐”意味着深入的冥想,而“澄内照”则指内心的清澈如镜,能够映照出真实的世界。同时,无论是行动还是沉默,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适然忘故我,一理齐化醇”表达了诗人超越自我,达到与宇宙万物同化的境界。这里的“适然”意味着自然而然地忘却了个人的界限,而“一理齐化醇”则是说所有的道理在统一的宇宙法则下达到和谐与醇美,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深刻领悟。

最后,“薰风自习习,何者为陶钧?”以自然界的微风自生自息为例,提出问题:在这无始无终的自然循环中,什么才是创造与塑造万物的力量?这个问题引人深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生命本质和宇宙规律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与外在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咏兰有赠

閒庭纷众卉,崇兰矫无污。

幽致溢外韵,静质含内素。

胚胎善酝酿,月露供弃吐。

谁置雕文台,曲意加调护。

光风汎其芬,扬扬此始布。

佳人妙及期,莫使感迟莫。

为子讽九歌,袭予疑夙晤。

赏近心已遐,接久气默互。

纠结在情微,缈绵难语诉。

携琴一谱之,澹然外尘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寒食

盲风撼虚棂,春寒到枕恶。

孤警动乡思,方寸起崚崿。

忆昨行南郊,丘冢满荒漠。

券台榛莽高,日薄气萧索。

陌纸谁广招,啼鹃惨不乐。

以兹悲贱躯,千患莽沦泊。

贫贱迫流离,岁月驰已昨。

亲鬓就衰颓,何由补藜藿?

常使佳日逢,频此异乡托。

哀哀荒巢乌,望望出林雀。

天海霿阴云,游子梦魂弱。

况味交苦酸,吞吐忍龈㗁。

灵明嗒然痿,文字不能药。

揽衣循中庭,露气溢荃药。

翻令思庭树,别时几残鄂?

风雨经浃旬,到今恐零落。

俯仰物态殊,忧心益焚燋。

掩泪不忍看,返步下重幕。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杜湖

策蹇循湖堤,湖流怒排歙。

一角去东南,势陡破山入。

山脊黝以虚,夕日照未及。

林烟滃在岸,荡作云气湿。

其上大茗峰,诘曲了层级。

飞霞界不断,行人树顶出。

元象周六虚,真构无伪袭。

骋怀横莫阻,随往足注挹。

积望抒浩吟,清风满篷笠。

形式: 古风

寄妇三章(其一)

初日照层楼,天远空无云。

之子渺春水,幽怨含白蘋。

亦知相见易,百里等比邻。

殊处迹终隔,讵以远近分?

弦离但抚轸,毂脱安成轮?

投子以尺素,孱躯幸自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