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许推诗轴

好在东安解戍瓜,归怀珠璧慰生涯。

翰林词伯梦中草,粉署仙郎笔下花。

已间箫韶还政俗,未持旌节自光华。

邦人故眼应回首,诗律传芳又一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幸亏在东安解除戍守的职务,归来后用明珠美玉般的诗篇慰藉生活。
在翰林院中,词才出众的人在梦中创作诗歌,如同仙郎笔下的花朵绽放。
已经从宫廷音乐回归世俗,还未以旌节显赫,但自身光彩照人。
家乡的人们期待回头瞩目,新的诗歌律韵将会在这里流传开来。

注释

东安:地名,指东安郡。
解戍:解除戍守职务。
归怀:归乡的心情。
珠璧:比喻优美的诗篇。
生涯:生活。
翰林词伯:翰林院中的杰出词人。
梦中草:梦中构思的诗篇。
粉署:翰林院的别称。
仙郎:对文人的尊称。
箫韶:古代宫廷音乐。
政俗:世俗事务。
旌节: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
光华:显赫的光辉。
邦人:家乡的人们。
故眼:旧有的眼光,期待的目光。
诗律:诗歌的格律。
传芳:流传美好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洋的《还许推诗轴》,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文化艺术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诗学的尊崇与个人才华的自信。开篇两句“好在东安解戍瓜,归怀珠璧慰生涯”以鲜明的画面展示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美,以及对往昔珍贵记忆的回味。

接下来的“翰林词伯梦中草,粉署仙郎笔下花”则通过翰林(官职名)和仙郎(对文人雅士的美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与崇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在梦寐之间即能创作出如同天上之草、笔下生花般的佳句。

“已间箫韶还政俗,未持旌节自光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以及对于个人才华即将展露的信心。这里的“箫韶”指的是古代官府的乐器,而“旌节”是古时军队中的旗帜,象征着权力和荣誉。

最后,“邦人故眼应回首,诗律传芳又一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够在诗歌艺术上有所贡献的自豪,以及对后世可能留下的影响的期待。这里的“邦人”指的是国家之人,即同胞百姓,而“诗律传芳”则意味着诗人的作品将会流传下去,成为美好的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文学和个人才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自信,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尊重和对自己才能的肯定。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还龟溪成拙句呈给事刘兄

上春日暮暮春头,翠浅芳浓草色柔。

五十日天和暖候,一帆风地往来舟。

棋神得隽惊逢敌,酒病寻医尚入流。

只有风流动文采,较量沈谢亦推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闲中即事

虫有鋋矛兽有戈,江中飞燕避淘河。

点红翡翠飞传锦,展翅鸬鹚卧晒蓑。

绝境芳菲时唤客,隔林机杼夜催梭。

平生约略闲忙境,到底闲中得较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陈长卿凌季文自弋阳寄酒曲以诗谢之

六十行年两鬓苍,兴来犹爱引杯长。

黄翁垆下山河远,酒母车来驿传香。

碧落侍郎烧鼎诀,粉闱仙客驻颜方。

三斟卯饮心无事,一枕亡何是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尹少稷上元(其一)

年少轻衫竞彩霄,老翁心地寄参寥。

照人灯火成何事,示我威仪贵不恌。

闲却剪刀寻断梦,任随锦毂纵华镳。

固知行乐承恩泽,亦喜丰年乐一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