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

建安才子太微仙,暂上金台许二年。

形影欲归温室树,梦魂犹傍越溪莲。

空将海月为京信,尚使樵风送酒船。

从此受恩知有处,免为伧鬼恨吴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建安时期的才子宛如仙人太微星,暂时登上金台许下两年时光。
身影渴望回归温室般的温暖,梦境中仍依恋越溪边的莲花。
只把海月当作京城的信使,还让山风推送载酒的船只。
从此知道感恩之处,不必再为远离故乡而遗憾恨吴地的天空。

注释

建安:指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文化繁荣时期。
才子:指有才华的人。
太微仙:比喻诗人的超凡脱俗。
暂上:暂时登上。
金台: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朝廷高位。
温室树:比喻朝廷或舒适的环境。
梦魂:梦境中的心灵。
越溪莲:可能指代诗人对家乡或纯洁情感的象征。
空将:徒然地把……当作。
海月:象征远方或思乡之情。
京信:京城的使者或信息。
樵风:传说中的山神之风,借指友人或自然之力。
酒船:载酒的船,可能是赠予亲友的礼物。
受恩:接受恩惠。
伧鬼:北方的粗野之人,这里指自己离乡背井。
吴天:吴地的天空,这里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奉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一种不舍之情。

"建安才子太微仙,暂上金台许二年。"

这里诗人以“建安才子”自称,与被送别的德师并列,表达了自己与德师之间的情谊深厚。太微星是古代中国星官之一,常用来比喻高官或仙境,金台则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高度。诗人许诺在高位上共度两年,这里既有对友情长存的愿望,也透露出一种无法实现的美好憧憬。

"形影欲归温室树,梦魂犹傍越溪莲。"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和怀念之情。形影皆欲归宿,表明诗人的身心都渴望回到温暖的家庭或故土。梦魂则是心理状态的一种写照,即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对德师的思念。而越溪莲,则可能指的是浙江一带的美丽景色,也可能是对德师的雅号或别称,增添了一份亲切和温馨。

"空将海月为京信,尚使樵风送酒船。"

这里诗人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月亮比作传递信息的工具,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深。同时,樵夫(樵者)被派遣去送酒,这里的“樵风”可能暗指着一位不起眼但忠心耿耿的使者,将诗人的一番心意通过风传递给远方的德师。

"从此受恩知有处,免为伧鬼恨吴天。"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德师恩惠的感激,并暗示自己从此之后会知道怎样报答这份恩情。而“免为伧鬼恨吴天”则是说,自从受到德师的恩泽后,就不再是无知无识、只知怨恨的凡夫了,这里的“伧鬼”指的是那些愚昧无知,只会在江南(吴天)一带徘徊、抱恨的人。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德师的教诲和影响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也展示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造诣,是一篇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詶鲁望见荅鱼笺之什

轻如隐起腻如饴,除却鲛工解制稀。

欲写恐成河伯诏,试裁疑是水仙衣。

毫端白獭脂犹湿,指下冰蚕子欲飞。

若用莫将闲处去,好题春思赠江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奉詶鲁望惜春见寄

十五日中春日好,可怜沈痼冷如灰。

以前虽被愁将去,向后须教醉领来。

梅片尽飘轻粉靥,柳芽初吐烂金醅。

病中无限花番次,为约东风且住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庚寅岁十一月新罗弘惠上人与本国同书请日休为灵鹫山周禅师碑将还以诗送之

三十麻衣弄渚禽,岂知名字彻鸡林。

勒铭虽即多遗草,越海还能抵万金。

鲸鬣晓掀峰正烧,鳌睛夜没岛还阴。

二千馀字终天别,东望辰韩泪洒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

病来无事草堂空,昼水休闻十二筒。

桂静似逢青眼客,松闲如见绿毛翁。

潮期暗动庭泉碧,梅信微侵地障红。

尽日枕书慵起得,被君犹自笑从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