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心寺

屹立中川屿,江行结斗城。

千滩界岩下,两塔涌波擎。

布地有沙涨,中天惟月明。

清宵挠禅定,端是棹歌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心寺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首联“屹立中川屿,江行结斗城”以“屹立”和“结斗”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江心寺在江中岛屿上的雄伟姿态,仿佛与周围的江水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象征着力量与稳定。

颔联“千滩界岩下,两塔涌波擎”进一步展示了江心寺所处环境的险峻与壮观。千滩万壑在岩石之下形成鲜明对比,而两座高塔则如同波浪中的巨石,挺拔地矗立,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也寓意着人类智慧与自然力的巧妙结合。

颈联“布地有沙涨,中天惟月明”则将视角转向夜晚,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沙滩在夜晚似乎更加显眼,而天空中只有明月高悬,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之美,也暗示了江心寺作为避世之所的宁静与祥和。

尾联“清宵挠禅定,端是棹歌声”则以夜深人静之时,寺庙内僧侣的禅定被远处的棹歌声打破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静谧与喧嚣交织在一起。棹歌声或许代表了外界的纷扰,但它并未完全打破寺庙的宁静,反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背景音,增添了诗作的韵律感和生活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心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在静谧之中蕴含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画卷,更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行过沛城

人日晴还暖,游丝舞复翻。

湖平开镜面,岸静见芦根。

舟昔几番过,地今何处村。

沛城多美酒,弭棹一开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籴舟泊高沙为境内所逐却泊天长

官薄谋先拙,才疏食更浮。

抱关从委吏,贷粟向河侯。

遏籴还逾境,迎风更溯流。

百年俱逆旅,处顺一虚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江行次外舅吾字韵

橹滑谁催汝,山迎似唤吾。

意行从改岸,瞑坐得还珠。

黄卷真如奶,骚经未可奴。

霏微隔江雨,昨夜湿菰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阻风泊塘阴寨登四望山用前韵

行藏端在我,富贵本非吾。

不是迷邦宝,休云被褐珠。

官方邻厮役,贤有隐佣奴。

所至何妨乐,车轮未朽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