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堕风尘,天上玉堂如昨日;
谁同舟楫,眼前沧海正横流。
此联以深沉的感慨与哲思,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一堕风尘,天上玉堂如昨日",开篇即以“风尘”喻指世俗的纷扰与污浊,将个人的堕落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对比“玉堂”,象征高洁的理想与追求,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个体在复杂社会中难以保持纯净的无奈。
接着,“谁同舟楫,眼前沧海正横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与反思。"同舟楫"意味着共同面对生活的波涛汹涌,但“眼前沧海正横流”则描绘出当前社会的动荡不安,暗含对时局的忧虑与对同伴的呼唤。此句不仅表达了对当下困境的深切关注,也隐含着对团结合作、共渡难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它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代风貌的反映,蕴含着对人性、社会、理想的多重探讨,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不详
同治九年以优贡官江浦县训导。擅词章,习考据、校刊之学。后入吴长庆幕,随军赴朝鲜。有诗集及《朝鲜记事诗》
前辈风流,河朔人才犹可记;
先儒乡里,考亭学派试重探。
儿女不知愁,南朝金粉,北地胭脂,何事干卿,寂寞一池吹水皱;
将相本无种,旧庙鸡鸣,新祠虎踞,其人不死,淋漓大笔写图看。
大功在备倭,城郭依然,公去苍茫谁嗣者;
明诏使防海,风波未已,吾来宏济愧前贤。
山色连城,定有诗人回杖履;
江声满耳,坐看小吏卷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