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易复易,即此五阴成真智。
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
若舍烦恼觅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这首诗歌颂了佛法的深奥和普遍性,以及追求菩提(觉悟)的重要性。"易复易, 即此五阴成真智"表达了通过修行五阴(色、受、想、行、识)来达到真实智慧的过程简单而直接。"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强调了佛教中“一乘”(一种最高的教理)的普遍性和无分别的法身是唯一的,不存在第二种。
接着,诗人问道:"若舍烦恼觅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这里,“烦恼”指的是世间的各种痛苦和迷惑,“觅菩提”则是追求觉悟的过程。这句话表达了如果放弃了对痛苦的体认和对觉悟的追求,就无法找到通往佛的道路,即“佛地”。
整首诗流露出了深厚的佛教哲理,通过质朴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法修行和觉悟路径的理解与体验。
不详
正中正,心王如如六根莹。
六尘空,六识净,六六三十六,同归大圆镜。
阿难贝多叶,持来数千劫。
匕宝藏中付迦叶,分为十二部,析作三乘法。
非故亦非新,应化随缘百亿身。
若有真如一合相,一亿还同一聚尘。
珠从藏中现,显赫呈光辉。
昔日逃走为穷子,今日还家作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