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句(其九)

正中正,心王如如六根莹。

六尘空,六识净,六六三十六,同归大圆镜。

形式: 古风

翻译

身心端正,内心平静如如不动,六种感官清澈明亮。
六种尘世之物不再影响,六种认知也变得纯净无杂,总计三十六种,都回归到大圆满的境地。

注释

正中正:身心处于正直和平静的状态。
心王:指内心主宰,或心灵的核心。
如如:形容心境平和,不随外物变化。
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
六尘:佛教术语,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感官所对之物。
六识: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认识功能。
大圆镜:比喻心灵的清明和智慧,如同一面能照见一切的镜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杂句(其九)》。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融合了佛教思想与个人修养理念的短诗。

"正中正,心王如如六根莹" 这两句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以及对外界感官世界(六根)保持清醒和警觉的态度。这里的“心王”指的是主宰心灵的核心,通过修行使其达到一种如如不动的宁静状态。

"六尘空,六识净,六六三十六,同归大圆镜" 这几句则从佛教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对世间六种尘境(色、声、香、味、触、法)和心灵六种认知方式(眼、耳、鼻、舌、身、意)的超脱,以及通过修行使这三十六种精神状态都归于“大圆镜”的智慧。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内心修养与佛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实践,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纯净的高尚境界。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句(其十)

阿难贝多叶,持来数千劫。

匕宝藏中付迦叶,分为十二部,析作三乘法。

形式: 古风 押[洽]韵

杂句(其十一)

非故亦非新,应化随缘百亿身。

若有真如一合相,一亿还同一聚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杂句(其十二)

珠从藏中现,显赫呈光辉。

昔日逃走为穷子,今日还家作富儿。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二)

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

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

寄语脩道人,空生慎勿生。

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