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松坞

谁种灵松近佛家,根盘深坞斗狞蛇。

风吹碧落双龙动,月照黄昏两盖斜。

千里雨声喧洞壑,半空清影浸云霞。

山僧长日频来赏,只恐春来起爪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谁在佛寺附近种植了神松,它的根深入深谷与凶猛的蛇争斗。
风吹过,松林如同两条碧绿的巨龙舞动,月光照在黄昏时分,松枝倾斜如伞盖。
千里之外都能听到雨声在山谷间回荡,松树的清影倒映在半空中的云霞中。
山中的僧人常常来欣赏这美景,只是担心春天到来,松树会生长出锋利的枝刺。

注释

灵松:指神圣或有灵性的松树,可能象征佛法或修行者的智慧。
佛家:指佛教寺庙或与佛教相关的场所。
狞蛇:形容凶猛的蛇,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挑战或困难。
碧落:天空或仙境的代称。
双龙:比喻松树在风中摇曳的形态。
两盖:指松树的枝叶,形状像伞盖。
洞壑:深深的山谷。
清影:指月光下松树的清晰倒影。
爪牙:这里比喻春天松树生长的新枝,可能暗示竞争或生长力。

鉴赏

这首诗名为《瑞松坞》,是宋代诗人黄非熊所作。诗中描绘了一棵生长在佛家附近的神奇松树,其根深入深谷,与狰狞的蛇相斗,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凡的气势。松树的翠绿枝叶在风中摇曳,如同两条龙在碧空中翻腾;月光洒下,松树的阴影在黄昏时分斜映两侧,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诗人通过描绘雨声在山谷间回荡,以及松影倒映云霞的景象,展现了瑞松的壮丽景色。山中的僧人常常前来欣赏,然而他们担心春天到来时,松树的生机勃发可能会引来其他生物的觊觎,如蛇类的“爪牙”。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幽深而祥瑞的松林图景,表达了诗人对瑞松的敬畏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寓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0)

黄非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瀑布泉

万丈岩头瀑布垂,玉泉拖地雪霏霏。

听来如讶青天漏,望去还惊白练飞。

一洞清音喧碧落,千岩寒色逗斜晖。

终归大海成波浪,权借山僧濯布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钤辖馆使王公

四年军法表巴邛,归骑俄乘紫汉风。

家绪旧传三棨贵,将材元蕴万人雄。

锦城离思云容敛,山国行章旆影红。

到日定知新渥重,主寮今是黑头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临平

孤踪逐浪萍,几度过临平。

人语水相应,帆移山倒行。

鹭飞秋屿冷,虹饮晚川明。

不是凭诗句,丹青写得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晚秋山中

琅然笑语响空山,两袖清风倚曲栏。

木落顿惊秋色迥,竹高先觉晚西寒。

年华流水声中去,世事浮云影里看。

载酒登临真解事,人间不似醉乡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