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度杨子江

扁舟暮发彭郎渚,莽莽寒云暗平楚。

乍见瑶花委地遥,渐看玉屑漫空举。

瑶花玉屑愈缤纷,夜色寒光缥缈分。

低回烛影看逾态,飒沓涛声听不闻。

天柱崔嵬冻欲裂,鼍鼓龙笙奏银阙。

朱明洞口散梅花,阿母池头漾秋月。

谁家楼阁凤凰栖,六代烟花远近迷。

清樽访客山阴棹,秃节孤臣海上羝。

冥冥漠漠春无极,万顷茫然随所适。

何当拍手挟飞仙,躐蹋横江吹铁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雪夜度杨子江》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船渡过杨子江时,所见到的壮丽雪景。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雪的美丽与寒冷,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考。

首句“扁舟暮发彭郎渚”,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傍晚从彭郎渚出发,开始了他的旅程。接着,“莽莽寒云暗平楚”一句,描绘了江面上笼罩着一层厚重的寒云,与远处的山岭相接,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冷寂的氛围。

“乍见瑶花委地遥,渐看玉屑漫空举”两句,将视线转向了江面与天空,诗人先是远远地看见了仿佛瑶池落下的雪花,随后又看到空中飘扬的玉屑般的雪花,形象地表现了雪花的洁白与轻盈。

“瑶花玉屑愈缤纷,夜色寒光缥缈分”进一步描述了雪花在夜色中的美丽景象,雪花与夜色交织,形成了一幅缥缈而神秘的画面。

“低回烛影看逾态,飒沓涛声听不闻”则通过对比烛光与涛声,突出了雪花的静谧之美,即使是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雪花的美丽也显得格外突出。

接下来,“天柱崔嵬冻欲裂,鼍鼓龙笙奏银阙”两句,将想象延伸至更为广阔的天地,天柱似乎因寒冷而欲裂开,而龙笙奏响在银色的宫殿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朱明洞口散梅花,阿母池头漾秋月”则以梅花与秋月为喻,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的循环。

“谁家楼阁凤凰栖,六代烟花远近迷”两句,通过想象中的楼阁与凤凰,以及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最后,“清樽访客山阴棹,秃节孤臣海上羝”两句,以酒宴与孤独的臣子为象征,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冥冥漠漠春无极,万顷茫然随所适”则以广阔无垠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无限可能的渴望。

“何当拍手挟飞仙,躐蹋横江吹铁笛”作为结语,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仙人共游,畅饮于江上,并吹响铁笛,表达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与理想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615)

郑学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字:承孟
  • 籍贯:广东顺德

相关古诗词

赋得长安月

一片长安月,遥从碧海来。

乍临秦塞曲,偏傍汉家台。

穆穆金波涌,亭亭玉漏催。

宫花不待晓,尽向镜中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友人之咸阳

持此清尊酒,送君征马尘。

秋风辞北阙,别路在西秦。

渭水花千树,峣关月一轮。

试看五陵上,何似汉时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东林寺

早出庐山岑,步屧过东林。

鸟飞莲社寂,云落虎溪深。

绝磴松蟠石,寒池月散金。

何因从惠远,长此寄禅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旅兴

怪得倦游人,年年客此身。

催颜羞揽镜,生事欲垂纶。

裋褐穷犹恋,寒灯夜独亲。

落花兼细草,愁见异乡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