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雍陶博士

腹是群书笥,官为六义师。

情高少尘事,朝下足闲时。

有句同人伏,无私胄子知。

汉庭公议在,正与触邪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腹中满载着群书,官职如同六艺的老师。
情感高尚少有俗务,清晨退朝后时间充裕。
有诗文与朋友共享,公正无私让晚辈知晓。
朝廷的公开讨论还在,这样的正直恰好适合对抗邪恶。

注释

腹:腹部,这里比喻知识丰富。
群书:众多书籍,指学问渊博。
笥:古代盛放衣物或书籍的竹器。
官:官职。
六义师:古代教育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的教师。
情高:情感高尚,品格高洁。
尘事:世俗之事,琐碎事务。
朝下:退朝之后,指公务结束。
足闲时:有足够闲暇的时间。
有句:有诗文。
同人:志同道合的人。
伏:佩服,赞同。
无私胄子:无私无畏的年轻人。
知:知晓,理解。
汉庭:汉代朝廷,这里泛指朝廷。
公议:公开讨论,公众意见。
触邪:对抗邪恶,纠正不正之风。
宜:适宜,恰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作品,名为《赠雍陶博士》。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学识和品德赞赏的诗句。

“腹是群书笥”,意指腹中充满了无数的经典与知识,如同一个装满书籍的柜子,形容雍陶博士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官为六义师"则指他担任的是教导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老师,即教育之职。

"情高少尘事"表达诗人对雍陶博士超然物外的情操表示赞赏,认为他不为世俗琐事所染。"朝下足闲时"则意味着即使在早晨到傍晚的时间里,也有足够的空闲来从事学术或其他精神活动。

"有句同人伏"可能是指雍陶博士与他人共享诗词,或是在文学上有共同语言。"无私胄子知"则强调雍陶博士不存私心,能公正地评价和了解他人。

最后两句"汉庭公议在,正与触邪宜"可能是指雍陶博士参与朝廷的重要讨论,其意见得当,与正义相符,能够辨别是非。

整首诗通过对雍陶博士学识、品德和从教职位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敬意。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上姚谏议

高文与盛德,皆谓古无伦。

圣代生才子,明庭有谏臣。

已瞻龙衮近,渐向凤池新。

却忆波涛郡,来时岛屿春。

名因诗句大,家似布衣贫。

曾暗投新轴,频闻奖滞身。

照吟清夕月,送药紫霞人。

终计依门馆,何疑不化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上翰林丁学士

今代如尧代,徵贤察众情。

久聆推行寔,然后佐聪明。

官自文华重,恩因顾问生。

词人求作称,天子许和羹。

御柳凋霜晚,宫泉滴月清。

直庐寒漏近,秋烛白麻成。

玉殿移时对,金舆数侍行。

赐衣香未散,借马色难名。

时辈何偏羡,儒流此最荣。

终当闻夑理,寰宇永升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山中舒怀寄上丁学士

五字投精鉴,惭非大雅词。

本求闲赐览,岂料便蒙知。

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

弱苗须雨长,懒翼在风吹。

砺镞端杨叶,光门待桂枝。

计闻尘里誉,因和禁中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寻陈处士山堂

步溪凡几转,始得见幽踪。

路隐千根树,门开万仞峰。

片云生石窦,浅水卧枯松。

穷谷风光冷,深山翠碧浓。

鹤看空里过,仙向坐中逢。

底露秋潭水,声微暮观钟。

他年来此定,异日愿相容。

且喜今归去,人间事更慵。

形式: 排律 押[冬]韵